辽东百户,只手遮明_第二百一十一章 强者活,而懦者死,天道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一章 强者活,而懦者死,天道也。 (第2/2页)

一惊,厉声喝问道:“是谁在射箭?”

    “谁人射箭?”亲卫立刻驭马而出,想要在大军中找出是谁在胡乱射箭!

    祖大寿平生最恨无组织,无纪律之人!

    “一定是有人失手射箭罢了,”祖大寿这样安慰自己:“毕竟只有一支箭”

    话音刚落,余光之中,无数的箭羽冲天而起,从四周山林之间漫天而出,仿佛一柄柄利刃,刮破黑暗的夜空,使得坐在马上的祖大寿惊骇欲绝,如临地狱。

    是敌袭?

    就算是反应再慢,祖大寿现在也知道是后金骑兵在此处埋伏自己!

    这漫天的箭羽,已经昭示着,等待自己的,绝对是后金主力大军。

    祖大寿调转马头,想要知道有多少伏击的后金骑兵,现在这位祖家总兵的脑海中有无数个疑问想要找人解答:

    后金骑兵什么时候埋伏在这里的?

    他们有多少人马?

    为什么自己的撤军路线会被人提前知晓?

    就算是被人知晓,那他们也绝对不可能如此快速的赶到自家军队前面,早早埋伏在此!

    除非!除非代善早就料到明军会南下撤退,根本就没有攻城的打算,直接派大军南下伏击自己!

    坐下战马嘶鸣,祖大寿一手紧勒马缰,一手紧握长刀,一时间不知道是该跑还是该打。

    箭羽倾泻而下,一时间,四周尽是痛苦哀嚎,以及四散奔逃的溃兵。

    本来就是撤退,这个时候被人伏击,难道还要提刀反杀?

    这个时候,祖家大军之中,大多数人的想法,便是逃,不回头的逃!

    谁跑得慢,谁死!

    谁跑得快,能活!

    一阵阵的箭羽之后,远处丘陵之后便传来阵阵闷雷一般的巨响。

    那是战马疾驰所传出的声音,明军步卒站在地面,也能够清晰的感知到大地的微微颤动.

    不多时,明军便在黑暗中望见了全副武装,杀气腾腾的八旗骑兵。

    铁蹄踏尸骨,甲胄泛暗红。

    疾驰如雷奔,杀人如屠狗。

    战斗甫一开始,便是一边倒的屠杀。

    济尔哈朗被压制了数月的怒火以及杀戮欲望,在此刻终于爆发出来,这位后金亲王亲自率领骑兵,在明军阵中左右厮杀,不多时,便是浑身浴血,刀口卷刃。

    血,都是别人身上溅射出来的。

    刀,卷刃之后已经换了两把。

    事实就是,明军被杀的崩溃了。

    撤退南下的明军根本没有任何反抗的勇气以及想法。

    而且没有人料到后金大军放着好端端的辽阳城不去打,竟然提前南下埋伏明军回撤大军!

    这一次,是连内衬裘衣都被人看穿了!

    祖大寿此刻没有任何的机会去阻止反击了。

    不说后金骑兵给不给他这个机会。

    而是整个大明军队在撤退时候,绵延数里的大军根本不可能被组织起来进行有效的反击。

    这个时候,祖大寿也只能带领自己麾下亲兵,不要命似的驭马狂奔,向着南方的海州卫,不不!!

    是向着三岔河,向着辽河,向着宁远城而去。

    祖大寿甚至于都能感觉到八旗兵的箭簇已经死死的瞄准自己的后背脊梁,驭马挥鞭稍慢,便会被人追上,烈马分尸!

    “王爷,明军死伤逾万,缴获辎重马匹不计其数,其余残兵,趁乱南下奔逃去了。”

    大约一个时辰之后,屠杀已经结束,属下正在向坐在石头上包扎伤口的济尔哈朗汇报战况。

    “明军那祖大寿呢?”济尔哈朗挥了挥手臂,卷了两把钢刀,使得手臂肌rou撕裂,经过包扎之后,这位王爷才感觉好些。

    “让他给跑了战斗一开始,那厮便带着亲卫不要命的狂奔难逃,根本没有犹豫一瞬,”很显然,祖大寿的行为,让这位后金将领也有些无语。

    “无妨,残兵败将,搅不起什么风浪了,”济尔哈朗起身,从新拿起钢刀,在手上掂了掂,满怀期待道:“下次,希望能砍到那传说中的王琦身上”

    祖大寿的大军受到伏击,而另外一路的袁崇焕和曹文诏大军也遇到了相同的麻烦。

    幸而额尔登立功心切,提前行动,被曹文诏派出去的斥候探查到消息,而使得半数明军得以提前准备,跳出了伏击圈,而曹文诏更是带着营属,护卫着袁崇焕和熊廷弼等人,浴血奋战,斩杀逾众,最终是杀出重围,逃出升天。

    而是夜卯时末刻,辽阳城的右路军也在城外后金的围困下,直接大开城门,黑暗中倾巢而出。

    不过和后金兵马预想的那样南下逃命不一样的是,秦二宝率领大军出城之后,没有向南面迈出哪怕一步,而是直接向着西面杀去,在后金兵马准备不足的情况下,杀出包围圈,而后跳出数重围追堵截,沿着太子河上游,西行而去,在后金骑兵堪堪缀上的时候,及时越过边境长宁堡,进入科尔沁草原的地界,疾驰而去。而代善也因为担心科尔沁派兵支援明军,停止了追击,全军回撤辽阳城。

    至此,从开始准备,到溃败南撤,辽东经略熊廷弼所率的十余万明军用了三个月时间,结束了此次声势浩大的伐金之战。

    耗费近五百万两白银,人力物力不计其数,最终寸土未收,损兵折将三万余。

    经此一战,后金再次得到了大量的粮秣兵器以及人口的补充,原本岌岌可危的八旗政权,在代善的雷霆行动之中,逐渐稳固,而代善本人,也因为此次成功阻击明军的功绩,坐稳了议政王大臣之首的位置。

    ————

    天启二年,十月三日,一封八百里加急的急奏,越过山海关,掠过蓟州府,直抵北京城。

    轰隆隆.

    北京城的上空,雷声阵阵,黑云压城。

    “这天气,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啊!”有耄耋老人抬头望天,皱起花白的眉毛,摇了摇头:“恐怕是有大事发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