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百户,只手遮明_第二百五十二章 冬日寂冷,一桩命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二章 冬日寂冷,一桩命案 (第1/2页)

    这几日,是北京城有史以来最为阴冷的日子。

    冬日的寒风猛烈而不讲道理,将北方苦寒的风霜一股脑都刮进大明的一方天地之中。

    北京城的城门充满了风霜痕迹,东面的朝阳门已经见证了太多的历史和光荣,也经历了太多的屈辱和血泪。

    不知为何,这个冬天的北京城,不,不仅仅是北京城,整个北方大地,在这个冬天都太冷了。

    咚!

    随着九门都尉的手令层层传递,钟声沉重而韵长,眨眼睛,云层中最后一丝光芒消失了,与此同时北京城宵禁闭城了。

    整个朝阳门,除了城头兵卒躲在楼门中吃酒大睡,大多数守城兵卒都已经回到自家娘们的暖被窝里,要不然就是勾栏瓦舍当家,早就长醉不醒了。

    咕嘟嘟.

    朝阳门下,习惯了孤独的守城老卒老孙头紧紧的裹着满是油污的棉袄,将身子窝在城墙根下,让身子靠近火堆一些,以躲避寒风和风雪,豁口瓦罐里,咸菜疙瘩,白菜根和宽粉绞在一起,白天从张屠户那里预留下来的几块血水和猪肠子也趁机放入锅中,在沸水的烧煮中不住的翻滚,火舌已经舔到了瓦罐的沿边,冬日里热气腾腾的烩菜火锅,让人闻之食指大动。

    “啧啧啧,如此美味,不知道远在辽东的琅国公能不能吃到啊?”老孙头满是遗憾的摇了摇头,仿佛觉得这等上好的美味没有被王琦所知,实在是可惜。

    辽东大捷的奏报是三天前抵达北京城的,几乎在半个时辰就传遍了北京城,而后向着四方而去

    老孙头听说乾清宫的那位爱做木匠活的皇帝听到大捷消息之后,都从龙椅上蹦了起来,而后直接狂笑着绕着大殿跑了三圈,引得整个大殿的太监宫女们都跟着跑,直到精疲力竭,才躺在地上,翻来覆去的将奏本看了数十遍现在每天晚上睡觉,都要翻开再看上几遍,才能安心睡去。

    而朝廷文武官员们,听闻大捷之后,不论是惊诧还是狂喜,或者两者皆有,也是集体聚集到皇城门口,为皇上贺,为琅国公贺。

    毕竟,自从东林一派远离京城,整个朝廷上下,皆是中立或者亲近王琦的官员,此番大捷,可说是百余年来大明首功,为琅国公贺,乃是情理之中。

    这几日,从整个京城辐射至京畿大地,琅国公生祠香火更胜。

    就连老孙头,昨日还为外城琅国公庙捐三十文的香火钱呢。

    现如今,整个大明朝都在赞颂着琅国公的功勋和战绩。

    当然,除了东林党,就在昨日,四个不知死活的东林党官员,还联名上书,说琅国公拥兵太过,有威胁朝廷的风险。

    虽然这四个官员在下午便已经被皇帝下令罢免,但是依旧让人觉得恶心和下作。

    这个时候,谁敢在这个时候说上一句琅国公的错来!

    老孙头都第一个不答应!

    不过老孙头坐在角落里,满是苍老的脸颊上带着一丝思索:向来听那说书人说一词,叫功高震主.现如今国公爷不就是吗?

    嘿!

    一拍大腿,老孙头觉得自己管的太宽了,这也不是他该思考的问题啊!

    老的掉牙的守城残废老卒,管那事干什么?

    国公爷那可是当朝柱石,怎么会有功高震主的危险呢?

    老孙头决定丢掉和自己没有关系的胡思乱想,抹抹横乱的胡子,嗅了嗅鼻子,颇有些沉醉,而后咂了咂嘴:“小三巧冬日里看哥哥来,沉甸甸的胸脯子让哥哥魂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