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毫无悬念 (第3/3页)
有好吃的,还能够到处飞来飞去,实在是太吸引小孩子了。
一个孩子如果真的喜欢某个人,那么对于他的话就会更容易认同。 当然扶苏年龄终究还小,有些事情再怎么解释也弄不明白。 不过这并没有关系,只需要记住成蟜说出的话,以后时机到了自然就会理解。 今天的课程可是让扶苏大开了眼界…… 万万没有想到世界上还有那么多有趣的人,回宫之时还恋恋不舍的。 不过这出宫上课第一天自然不好留宿在成蟜府上,只能回宫。 不出意外,一大群人等着呢。 成蟜的教导方式让包括清夫人在内的长辈们都摸不着头脑,感觉有些不靠谱。 不过嬴政倒是相信成蟜,仔细询问了一番扶苏后算是摸到了一些脉,让扶苏继续跟着学习。 嬴政做主了,其他人也不认为成蟜会害扶苏,便打算再观察一段时间看看。 其实成蟜要教扶苏的是认识社会乃至世界运转的基本规律。 虽然种种规律成蟜都没有完全摸透,也难以摸透,但只有一点心得体会也大有好处了。 最重要的是思维方式的转变,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有了更先进的思维方式,就不容易被表面现象迷惑,不容易被人给迷惑,再去读书那就事半功倍了。 身为帝王很需要透过表面看到本质的能力,否则很容易被千挑万选出来的臣子当猴耍。 除了节假日,扶苏一直跟随着成蟜学习。 临近一年之末,冬至和正旦两大节日来临,成蟜都要参加朝会,可见何等重要。 在秦国节日重不重要,看成蟜参不参加就行了。 正旦后面立春更为重要,差不多相当于后世的春节了。 刚刚开春没有多久,狼族就迫不及待的大举南下了。 其实游牧民族南下劫掠一般会选择秋收前后。 最好是在秋收之后,如此战果才能最大。 但狼族是上一年冬天遭受雪灾,秋收早过了,又不能在冬天打仗。 大冬天的打仗肯定要出一身汗,那个时候气温低,冷风一吹,非战斗减员甚至要比战斗减员还要多。 冬天马匹营养不足,北方又是千里雪国,极难以行军。 再加上其他一些原因,古代冬天基本上不会打仗,也不适合打仗。 如今狼族的情况也撑不到下一次秋收了,迫不得已之下只能选择开春。 这也正合秦国之意,早打早结束,免得耽搁了北方的纯春耕之事。 在头曼的运作之下,终于使得老狼王选择了进攻秦国。 不得不说头曼的确能力不俗,都没有给秦国不小心泄露布防地图的机会。 当然狼族的老狼王其实也不傻。 攻击燕国,燕国本就苦寒,粮食物资并不充沛,战斗力也颇为强悍。 赵国倒是要比燕国富裕一些,但北方边境有“猎狼人”李牧坐镇,难以突破赵国的防线。 攻打秦国难度虽然不比攻打赵国李牧低,但成功后收获是相差巨大。 既然三块骨头都难啃,难度没有质的差距,自然要博一搏! 对于秦国北方边境的战争,成蟜没有忽略,但也没有过多关注。 最近成蟜挺忙的,要处理事务,要教导扶苏,要关心怀孕的诸女。 最重要的是炎妃的预产期已经越来越近了,哪有精力太过关注北方的战争? 这场战争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结局,狼族输定了。 大部落之主的头曼有反心,暗中提供情报,再加上罗网对狼族的渗透。 狼族的动向,秦军了若指掌。 秦军整体素质本就天下第一,王翦又是一个稳如老苟的名将。 手握绝对优势,打不赢才有鬼,顶多是战果的差别。 狼族更像是过来给秦军送军功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时候代表军功的头颅也分为三六九等。 六国战士的头颅含金量最高,一颗头颅就是一颗头颅,实打实的。 四夷的头颅含金量就要低一些了,需要折算。 反正这个时候四夷面对中原七国都是被欺负的存在。 像百越国就被韩国和楚国联合起来欺负了,而且还是吃干抹尽的欺负。 草原上的游牧民族面对秦,赵,燕也是败多胜少,被欺负得够呛。 这个时期虽然算不上四夷最难过的时期,但绝对是不好过的时期。 战争持续了半个月,十五万狼族战士入侵秦国,成功回到草原上的也就堪堪九万。 东西是抢到了一些,不过比起损失就不值得一提了。 老狼王战死沙场,狼族的两颗明珠下落不明,六万余狼族战士永远留在了秦国。 其实狼族人并不知道,未来还是有一部分人能够回到草原上的。 秦国大约俘获了接近两万的狼族俘虏。 他们之中的精锐不会被砍掉头颅充作军功,有机会幸运的活下来。 另外狼族减员六万青壮,也给了其他人活下去的机会,只要这一年别再来一次雪灾。 损失的青壮还可以通过抢掠其他部族补充。 如果能够得胜,那么恢复元气的速度就会越来越快,反之衰落也会越来越快。 草原上就是这么一个赢家通吃的世界,发动战争不需要理由。 对你动手,与你有关? 战场还在打扫,但草原上的两颗明珠在罗网卫的护送下,正往咸阳送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