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37.地与势 (第1/2页)
围棋:我和AI五五开正文卷137.地与势面对黄河九段的逼。 应杰不管不顾,直接在右下尖冲。 第四十四手,白棋,尖冲。 金智妍作为职业棋手,看到棋盘下方的几颗子,马上就意识到了后续的变化。 这个是,势与地的战斗! 昭和棋圣认为棋的规律,只有两种东西,一种是地,就是实地;一种是势,就是外势。 地很重要,最后胜负在于地的多少;势力可以用来作战,可以用来布大形势,用来进攻或防守。 借势力进攻得利,最后可以转化为实地,转化多了,有势一方便宜;两者差不多,势均力敌;转化少了,有势一方失利。 围绕着势与地两者的争论,可以说伴随着围棋的发展。 像是武宫的宇宙流,重视外势甚于实利、重视第四线胜于第三线,主张棋子要向中央而不是边上作发展。 而其他大部分棋手大多重视实利,亦即以第三线为主的布局方式,以求在边上取得地盘。 而黄河九段之前的那一步逼,就是瞄着应杰四线两子,二路空虚的弱点。 而应杰的尖冲,则是威胁黄河九段棋子位置都处于二三线过低的缺陷。 不用去思考,金智妍也知道,这会是一场势与地的争夺。 应杰之势对黄河之地。 黄河九段自然知道应杰的这一手棋是针对自己子力配置过低的弱点,想要把自己彻底压扁在身下。 这是三路棋的一种缺点,位置偏低,但是同样的优点是对实空的掌握性却更好。 作为职业,就是要取其优,避其缺。 自己又怎么可能让应杰如愿? 第四十七手,黑棋,冲出! 而应杰却非常的灵活,并没有执着于什么一味的发展外势,反而掉头一枪。 小尖,直接守住了自己的角地。 成年人才做选择。 自己这么小。 当然全都要了。 什么叫均衡流啊? 两个局部的变化,让从韩国来的金智妍感觉自己的脑子有点跟不上了。 亲眼真正看到应杰的围棋,就好像某位李中堂走出国门一样。 大清中堂面对国外的高楼大厦和飞驰的火车,有一种不真实之感。 好像是一种落后于时代的感觉。 坏了,我成乡巴佬了! 但是唯一感到幸运的是,中国好像领先于时代的只有应杰一个人。 就算是黄河九段他们也只是跟在后面跑,在外面蹭蹭而已。 但是金智妍转念一想,好像韩国国内还没有发现,时代已经变了。 还沉浸在高永夏九段天下第一的美梦里面。 看着坐在自己旁边,看起来颇为帅气的少年,要知道,对方的年龄只有十四周岁零三个月。 但是对方这个年纪,现在和高永夏九段对局,世界第一人真的能取胜吗? 要是在没有看到这盘棋之前,金智妍肯定会毫不犹豫的说。 必胜! 一个14岁的少年,怎么可能战胜正在巅峰时期的世界围棋第一人。 写都不带这么写的。 但是看了这盘棋之后,职业选手的眼界让金智妍不得不承认。 应杰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强。 应杰下棋的效率太高了,就算是黄河九段好像是一直跟在对方后面走。 围棋是一个很纯粹的事情,只关乎胜负。 输了骗大伙们没关系,别像扶桑一样把自己骗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