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桃花逆水流_第七章 异教:道统之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 异教:道统之争 (第2/2页)

《道德经》,是依据玄宗御注,还是依据仇陵的《老子想尔注》?”

    这个问题吓得孙望之浑身一抖。

    仿佛故意往孙望之心上扎刀子一般,若昭一语定论——

    “为何称之为异教?与长安争正统就是异教。

    “虽然早在二十年前,当初仇陵建立天师道并无此意,而是张怀恩为挣军功恶意栽赃所为。正因为历代帝王皆忌讳此事,所以他这一异教之说才能让先帝下旨诛杀。二十年过去了,如今的天师道还能说绝无此心吗?利用巴蜀巫傩之传统神话先祖,借道教之学说构建仪式,以儒家之经义相合人伦,甚至苦心孤诣地整合民间信仰,统一天师道的人,还能说绝无与长安争正统的心思吗?”

    这话说得很重,李世默很快意识到其中的关节所在。可反过来想,他们现在岂不是正在贼船之上?

    似乎是察觉到李世默心头的那一丝疑虑,她出言解释道:

    “然而,天下百姓之重,重于一姓之王朝。目前巴蜀剑南道上下,首患依旧是鱼rou百姓的公孙枭父子。所以,我们愿意与天师道合作,为巴蜀数百万黎民苍生谋一条出路。但此事之后,巴蜀局势归于正轨,归于朝廷统辖,新任剑南道节度使愿行德政,百姓安居乐业。如果天师道执意不肯放弃手中的武装,不肯放弃这套与朝廷争正统的学说,就不再是替天行道的侠义之士。于朝廷而言,这就是乱民。”

    若昭长叹一口气。

    “望之,有些问题那些信众不明白,你不能不明白啊……”

    孙望之眉心跳了跳,这是李若昭第一次叫出了“望之”这两个字,他知道,这不是叫他孙望之的名字,而是在叫他杜宇的表字。

    杜宇,字望之。虽然他有意隐瞒自己的表字,但是长公主想查,不难。

    因此,他知道若昭最后一番话的对象,不是如今的孙望之,而是征南将军杜宇。他的真实身份,毕竟是朝廷命官,是朝廷吏籍在册的征南将军。本来为了那个多年来耗尽心血的局,他不信天不信命,不知道多少次兵行险招又绝处逢生。至于勾结天师道,他连钦差都敢截杀,还怕此事?

    可他的身份过早地在长公主面前暴露了,这是他一开始从未想到的。虽然她口口声声说替他瞒过了宣王,但谁料宣王什么时候会知道他的身份?长公主与宣王同为李唐皇室人,有些敏感的问题他未曾意识到,不等于他们两人不清楚。比如此时此刻,作为李唐皇室人而且生性敏锐的长公主就明明白白地在提醒他,提醒杜宇——

    你是朝廷命官,就算从属于剑南道节度使府,这种原则性的错误,是污点,更是死xue。

    念及此,他突然背后一阵冷汗。

    若昭背后也是一阵冷汗。

    这是她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外界传得风风雨雨面目全非的天师道。她原本以为,古来小农起事,所为无非是土地,能说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已是天大的口号。但天师道却完全不同,前者所为利,利不合则土崩瓦解;后者则是建立了一套坚实的信仰,上承天意,受命老君。

    而天人之事,原本当由天子为之,他们所为,僭越至极。

    虽然从这个仪典反映出来的东西,确实不伦不类,但就是这个不伦不类的东西,却能最大程度戳中更多百姓的心意:追求父慈子孝家庭亲爱者有之,追求羽化登仙成仙人之乐者有之,追求现世安和美满者有之。

    究竟是什么样的人能想出这些东西,如此有根据有计划地利用祖先崇拜、经典仪式以强化天授之命,重新整合天师道及民间信仰,他们真的会仅仅止步于统一北天师道吗?他们会想占据整个巴蜀,与长安对峙,甚至攻占长安吗?

    还有,这些都是所谓的“天师”,那个据说叫“义祥”的人做的吗?

    他是谁?

    或者说“天师”是一个团体,“义祥”只是一个模糊外人的幌子?

    若昭脑子里很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