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92章 夏皇李乾顺被绿?战神李察哥惨死 (第2/2页)
“扑通“一声,李仁爱跪在赵吉面前,歇斯底里地高喊道: “罪臣李仁爱,叩拜大宋皇帝赵官家!罪臣愿意归降!” “请赵官家不要再让她们胡言乱语了,不要再污蔑我母亲的清誉了!” 赵吉看着李仁爱屈服的模样,嘴角勾起了一抹冷笑,只是一抬手,瞪了一眼正乱咬舌头根的那群西夏妃嫔,吓得她们噤若寒蝉,全场立即鸦雀无声。 赵吉一挥手,悠悠道:“李仁爱,既然你已归降,那朕就成全你,让你去你父母面前,尽最后的孝道吧。” “罪臣仁爱,谢赵官家!”李仁爱低头,咬牙切齿,向赵官家跪拜谢恩。 他不得不暂时委曲求全,目的是为了在父母面前尽最后的孝道,然后再图他谋。 李仁爱跪拜谢恩后,便站起身,大步跑向早已跪伏在地的父母面前。 扑通一声,李仁爱跪下。 他的右手紧紧地搂住父皇李乾顺,左手紧紧地搂住母后耶律南仙,痛哭流涕。 “呜呜呜……” “儿…儿子不孝……” “儿啊,莫要悲伤!”耶律南仙抬起无力的手,抚摸着李仁爱的脸庞,泣不成声: “儿啊,莫要记仇,定要真心归降赵官家,以求保全性命,娘在九泉之下才能安心啊!” 李仁爱重重地点头答应,为的只是不让母后担心,可他心里的想法却截然相反。 耶律南仙看着儿子如此孝顺,心中满是不舍。 而李乾顺却显得有些冷漠,只是一语双关,淡淡道: “仁爱,定要活下去!才有希望!” 赵吉将这一切尽收眼底。他心中暗道:这也许是李乾顺真的被扎心了;或许他只是在故意演戏,为的是让朕不会对李仁爱下毒手。 可是,李乾顺和耶律南仙你们夫妇俩的格局太小了,朕根本不会对李仁爱下毒手。 因为,作为穿越者的他,知道西夏的太子李仁爱,本就是个短命之人。 历史上的李仁爱,才活到十七岁就挂掉了。 赵吉曾读过的史书所载:“金灭辽,耶律大石西走,李仁爱请崇宗发兵赴援。崇宗向金称臣,曾哭谏止之,不听。元德七年,伤辽之亡,又拒绝臣金。愤恚而死。” 李仁爱听到其外公国大辽灭亡时,都能让他愤恚而死;那么他的父母之国西夏,被朕所灭,他还能苟活多久呢? 此时,赵吉暗自决定,为大局考虑,必须让李仁爱活到整个西夏平定之日。 这时,李乾顺趴伏在地,有气无力,道: “赵…赵官家,我……我有一事……相求。” 赵吉冷声道:“讲!” “谢赵官家!罪臣乾顺想……想见吾弟察哥最后一面!” 赵吉并未立即答应李乾顺的请求,而是高声说道: “朕的大宋官兵在西平府城外,大败西夏铁鹞子军,生擒身负重伤的铁鹞子军主帅李察哥。” “察哥他先是不愿归降于朕。数日后,察哥却被朕的仁德所感化,真心归降了!朕将其赐给了刘光世部当伐夏向导!” 赵吉真假参半的话,令在场众人震惊不已。 “啊?!”最不相信李察哥会降宋者,是其同父异母的兄长李乾顺。 “啊?!”那些已降宋的原西夏大臣和嫔妃们,有的人虽心里怀疑,却为自身名利,甘愿相信赵官家所言非虚。 曾经的西夏战神、铁鹞子军主帅、夏皇同父异母之弟、晋王李察哥都投降了,那吾等顺应大势而降宋者,更无可厚非吧? 其实,西夏晋王李察哥的骨头很硬,宋军对他软硬兼施,他一直都没投降。 赵吉这样说,为的就是击碎西夏军民想抗击宋军的意志。 赵吉故意看了一眼身侧的将领刘光世,问道: “刘爱卿,将李察哥带来,让李乾顺见一面吧。” 刘光世急忙抱拳回答道: “启奏官家,降将李察哥在末将军中,当向导时尽职尽责,我军亦多加照顾。然而,因其末归降前与我大宋官军作战时身负重伤,虽经我大宋军医积极诊治,但其随吾部大军进入西夏皇宫时,因伤势复发,不治而亡!” “啊?!李乾顺闻言惊诧无比,难以置信,悲痛高喊道: “吾弟察哥死了?!呜呜呜……” 在场众多不知内情者,听到李察哥的死讯,也都非常震惊。 赵吉表面上故作震惊,其实,他早就示意过刘光世,要在宋军攻入西夏皇城后,秘密处理掉李察哥这个俘虏。 因为留着这位西夏的战神,只会给西夏人更多的复国希望。 除掉西夏军事上颇具影响力的这个后患李察哥,不仅能让负伤过重的他得到解脱,还能让李乾顺死不瞑目,更能砍倒西夏人抗宋的大旗。 ‘朕对亡国的西夏皇族残忍一些,反而是对西夏军民们的仁慈。如此可以避免西夏的党项族李氏皇族,联络各地部落军起兵复国。’ 赵吉扫视现场众人,看到有震惊者,有疑惑者,他便高声说道: “朕本想重用降将李察哥,奈何他如此短命,无福消受朕赐给他的高官厚禄啊!” 赵吉从大局考虑,故此将根本没有降宋的李察哥,硬说成了降宋派,他又高声宣布道: “朕念在李察哥被俘后,能及时弃暗投明,交代出了西夏众多军事机密,还为朕的大宋官军伐夏带路。” “故此,朕追封李察哥为‘归宋’郡公,可厚葬之。” 赵吉当众如此宣布,是给那至死不降的李察哥污名化,却有利于征服西夏人心。 李乾顺闻言,明明猜测出赵官家的部分用意,那就是以此拉拢西夏境内的人心,但他为了李仁爱这个有可复国的独苗,根本不敢当面揭穿赵官家的“险恶”用心。他犹如哑巴吃了黄连,有苦难言。 那些降宋的西夏大臣和妃嫔们听到赵官家追封李察哥后,都异常兴奋,他们高呼道: “赵官家仁德圣明,吾皇万岁万万岁……” 赵吉对刘光世道:“朕以仁德为怀,即便李察哥死了,也要抬进来,让李乾顺见他弟弟最后一面。” “末将刘光世遵旨。” 赵吉又低声吩咐了一句。 刘光世小跑出了西夏坤宁宫。 不大一会儿,他带领两名抬着罩着白布的木质门板的两名宋军兵卒入内,启奏道: “末将刘光世奉旨,已将‘归宋’郡公李察哥的尸体抬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