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杀棒儆鬼 (第2/3页)
李雁自知自己最后一脚趟球过大,所以提前高高跃起,避开了对手的上铲。 看到场边的曾政依旧抱着胳膊,面无表情。 恨恨地甩了甩手。 这他nnd,曾头儿怎么还不发信号儿? “这已经是中国队开场后第四次边路长途奔袭了。” 特鲁西埃在场边认真记录着。 “中国队由守转攻速度很快,拉边转移也从来不拖泥带水。” “只是中路队员跟上的有些慢,边路带球队员在对手的放铲下很难获得起脚机会。” “是中路脱节了吗?” “还是因为其他什么?” 写到这,特鲁西埃眉头紧锁。 明明中青队有几次反击,但最后却连射门都没形成。 这样不符合常识的现象让他看不懂。 甚至还一度怀疑,这是曾政临时接手、不熟悉球队的缘故。 “不行,那我也要注意一下!” 特鲁西埃没忘记,他也是最近才接手日青。 球场上,中青队全线收缩防守,仿佛并不着急进攻一般。 但事实上,每一名队员脸上都憋着一股子劲儿,等待曾政的进攻信号。 久攻不下,对面的南朝鲜也有些急起来。 主教练朴昌善在场边大喊着思密达,那嗓门比曾政还大,引得旁人连连侧目。 “曾啊,对面那棒槌在喊啥?” “啊,他让那个25号视野再开阔一点,把球再传的快一点,准一点。”曾政翻译道。 “看,我就吧,曾是个语言专家!”李辉得意地向身后两名同事吹嘘道。 陈金钢和赵军华也忍不住伸出大拇哥,连连称赞。 “会英语、法语、葡语啥的也就算了,曾教练还会日语和韩语,年纪轻轻,真是人不可相貌啊!” “那当然了!人家可是外国语学院毕业的!当年在巴西我们的外语都是曾教的呢!” 金庆一,那可是场上南朝鲜的明星球员。 在刚刚过去的南朝鲜高校大赛上,金庆一出尽风头,被誉为“第二个高宗秀“。 可是这会儿,这个“老二高中秀”在场上却犹如一个瞎子,聋子。 他总是能在最后时刻“幸载”接到球。 可一触球,就会面临中青队的迅速上前逼抢。 别抬头观察队友位置,能护住球、保证球权就已经算不错了,哪里还能执行朴昌善的要求? 南朝鲜今这套首发阵容,早就被曾政猜得八九不离十。 对方是进攻线明显强于后防线,李东国,金殷中,丁龙熏,薛琦铉,金庆一都是有能力的得分手,在今年南朝鲜的联赛中也有不错表现。 再结合一下他们这一年里参加的比赛以及首发名单,猜出今的首发阵容并不算难。 所以曾政在赛前,就对队员辅以针对性训练和指导。 别看球权大部分时间都在南朝鲜队员脚下。 但最终形成威胁到刘匀飞球门的射门,却寥寥无几。 很快,比赛就过去了20分钟。 看到南朝鲜的三板斧余威已尽,曾政当机立断,下令全面进攻。 一时间,中青队员就像度过鸭绿江一样,全体前压数米。 这一明显举措,在看台上的特鲁西埃看得是清清楚楚。 “中国队的进攻要来了!” 第22分钟,又是李雁在中线刚过一点的地方得球,然后沿着边路带球狂奔。 宋钟国习惯性地沿着内圈斜线狂追。 有过之前的经验,他知道只要自己跑出一点点角度的斜线,就可以在底线前追上李雁。 可就在宋钟国觉得李雁差不多要减速的时候,但他竟然却直接抬起了左腿。 “他要干嘛?不等队友了?” 宋钟国还没有反应过来,身体却拼尽全力,用最极限方式把自己射了出去。 但还是晚了一步。 李雁的左脚勐地兜住皮球的下侧,撩出一道漂亮的弧线,把球旋向南朝鲜禁区。 “他终于传中了?!” 没铲到球的宋钟国立刻扭头看向自家禁区,想看一看到底是谁在这次跟上了李雁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