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世界杯_第一百七十二章 合作和连轴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二章 合作和连轴转 (第1/3页)

    咖啡店门口,曾政双手掐腰,目送着钱姐坐上了自己来时的那辆奔驰。

    怪不得之前在后座坐的时候嗅到一丝香气呢!

    原来这是人家大姐的座驾。

    “曾教练,合作愉快。”

    车窗里,钱姐挥了挥手,冲曾政眨了眨眼。

    曾政同样摆了摆手。

    脸上的表情却不像对方那样高兴。

    “我才不是贪钱呢!”

    “我这是为中国足球的未来着想...”

    曾政声都囔着。

    虽然自己绝对不会像霍顿那样借着国家队的名义“倒卖”球员,但这一次,他还真没理由拒绝钱姐的要求。

    关于经纪人。

    竹鞋政策也出来了,人家公司也都开起来了,也都是合法合规的正规渠道。

    曾政虽不敢随意攒缀其它俱乐部球员出国留洋,但自家俱乐部的球员,他还是真想一个不落全都送出去。

    这钱姐,抓住的就是曾政这个软肋。

    自己出人,钱姐公司出财出力,简直是一举两得。

    根据钱姐提出的方案,曾政在青训和比赛中挖掘和培养有能力留洋的球员。

    编写球员报告的同时,再附带给出适合其发展的联赛和俱乐部。

    钱姐公司那边根据欧洲转会市场情况以及对方俱乐部情况进行回馈,二者有机结合后,由钱姐一方负责球员的转会运作以及跟进后续的各种场外服务。

    这事儿白了,就是钱姐公司入股曾政的青训。

    由曾政的青训营和俱乐部作为踏板,向欧洲等地区输出国内球员。

    对欧洲的足球经纪人来,是以球员个人为基础,在多家俱乐部之间斡旋。

    但受限于国内足球现状,这种以单个俱乐部内部球员为基础的经纪人模式,更适合目前国情。

    当然,将选拔范围定在一家足球俱乐部和其青训机构,总归是太太窄。

    试想一下?

    一个俱乐部能有多少足球好手?

    一个城市又能出多少足球才?

    人家欧洲的球探,都是全球范围内撒网,到处挖掘有潜力的新星。

    如果只靠一家俱乐部输出人才的话,那就像街边卖材老头儿和连锁的超级市场打擂台。

    除了贱卖以外,根本没人看得上你的货!

    这一弊端,钱姐看得十分清楚。

    而她的解决办法就是——曾政!

    首先,曾政麾下的球员大多是健力宝旧将。

    这些球员原本就来自于五湖四海,都是各地区选拔出的尖子生。

    现在又都是二十岁出头,正是当打的年龄。

    有了这批球员,就可以打开前期市场,也可以保证“质量”。

    在这批球员全都运作出去前,以曾政的阅历和目光,加上钱姐的财力,继续在国内和转会市场和各家青训营中购买有潜力的年轻球员。

    如此一来,这生意就算是能运营下去了。

    “曾政确实善于挖掘年轻球员,手底下也有许多人才。”回家路上,钱先生问出了自己的疑问,

    “可是姐,国内盯着他的人也不止咱们啊!”

    “到时人家一看他有那么多资金注入,稍微留言点神儿就知道背后是我们。”

    “这样一来,有些球员花再大价钱也买不到手。”

    “甚至到最后一个恶性竞争,不定让这些年轻人球还没踢好,自己就先飘了起来。”

    “那不是起反作用了么?”

    借着车内的灯光,钱姐在后车坐上端详着手中一张的硬纸片。

    上面只有两个字——曾政。

    “钱伯,咱们目光要放长远一些。”

    钱姐手一翻,将曾政的签名塞进塑封包装,然后心翼翼地塞进自己的皮包里。

    “长远一些?还怎么长远?”钱伯还是有些不懂,“难不成是想让曾政自己去体校找人,然后自己培养?”

    “当然不是了!那太麻烦,而且基本是吃力不讨好!”钱姐摇了摇头。

    “那恕钱伯脑子转不过来了。”

    “钱伯,你,你相不相信曾教练的眼光?”

    “当然相信了!”钱伯毫不犹豫地回答道,“这家伙用人和其它教练完全不一样,无论是成年队还是青年队,总能将合适的人才摆在合适的位置上,发挥作用。”

    “那就行了!”

    “啪”地一声,钱姐扣住皮包。

    “既然曾教练看不走眼,那我们就稳赚不赔!”

    “别忘了,曾教练能接触到的才年轻球员,可不止是国内的那些啊!”

    “哦哦哦哦噢!原来是这样!”钱伯听后恍然大悟。

    以曾政国字号教练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