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新账旧账一起算 (第3/3页)
张氏坐在地上开始拍大腿,这也是她的招牌动作:招魂! “嗯,张小花你搞封建迷信,可以进去吃半个月的公家饭了!”
何大清吹出一口烟气,淡淡的说道:“吃了公家的,省了自家的,你占大便宜了!” “住口,老何你瞎说什么。” 这时,易中海才反应过来,脸色一变,大声喊道。 “没事,我已经让我闺女去把街道办和派出所的人都喊过来了,咱们今天把新账旧账一起算!” 何大清弹了弹烟灰,慢不经心说出了一句让所有人面色大变的话。 他本来想给易中海一次机会,如今看来是不用了! “踏踏踏” 他话音一落,从院外走进几名工作人员,以及几名派出所民警。 领头的正是何雨水和街道办王主任,以及一名派出所的副所长。 “王主任还有几位民警同志来了,我要举报易中海贪墨截胡我的1800块钱!” “不仅如此,易中海还欺骗公家,捏造聋老太太是烈属的身份,在院子里搞个人山头主义,搞封建大家长主义,又非法集资捐款长达数年,以达到他不可告人的目的,我怀疑他是特务。” 何大清迎上去,和几人打了一声招呼后,逐一列数易中海的罪名。 易中海闻言,脸色当场煞白,再无一丝血色,整个人都站不稳,摇摇欲坠。 其他人都吓得不敢出声,静待事情的变化。 王主任和派出所的副所长闻言,全都板起了脸。 “这位同志,你举报他,可有什么证据?” 副所长示意让两名民警站到易中海身后,防止他逃跑,然后对何大清问道。 涉及到将近两千块钱,这可是一件很严重的案子了。 “咱们一件一件来,这是我十五年来,从保定寄给我儿女的信件和钱的存根,我每个月寄10块钱过来,但我的儿女并没有收到,全被易中海贪墨截胡了。” 何大清从怀里拿出原主留下的存根,递了过去,说道:“十五年时间,每个月10块钱,一共是1800块。” 他的话带着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让人不由自主的安静下来聆听,且让人信服。 “之前我也不知道有这件事,在保定时,我无意间听到一个朋友说,我的儿女在我离开之后,居然捡了两年的垃圾,才得以存活下来。” 随后,他又解释了一下:“我这才知道,我寄过去的钱,我儿子女儿并没有收到。后面我多方打听,才知道,易中海居然把钱贪墨截胡了。” “不仅如此,他还忽悠我儿子给贾家拉帮套,从贾东旭死后的这几年,他忽悠我那不成器的傻儿子不计任何后果的接济贾家。” “据统计,钱财方面最少有一千五百块之多,还有每天给他们家带的饭盒,这就更没法算了。” 说着,何大清拉过何雨水的手,对众人说道:“你们看看贾家人,一个个吃得肥头大耳,再看看我女儿,浑身没有二两rou,这就是易中海做的好事!” “这是第一件事,接下来我说第二件!” 顿了顿,何大清接着说道:“聋老太太本是旧时代官宦人家的小姐,别说烈属了,就连五保户都算不上,易中海居然在院里宣传,聋老太太曾给红军送过鞋,扯虎皮做大旗。” “我想问问大家,京城一直是敌占区,她一个小脚老太太是怎么把鞋送给红军的,怎么成为烈属的?难不成她还能飞过去?” “再来说第三个问题,搞封建大家长主义,个人山头主义。” “为了达到他独霸四合院的目的,院子里只要有不同的声音,他就拿起道德忠孝和先进大院为武器打压对方,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第四个问题,是非法依资捐款的事。这一点,咱们的三大爷老阎那里有账本,清楚的记录下了每次捐款的数据。”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管事大爷并没有发动住户捐款的权力吧?只有街道办才有吧?” “他说是为了帮助院里邻居,可哪次捐款不是为了贾家呢?这是借捐款之名敛财,罪大恶极啊!” “事实上,贾家穷吗?一点都不穷!” “首先是秦寡妇,她一个月有27.5元的工资,她们家五口人,超过了人均五块钱的贫困线。” “然后则是老贾和小贾的抚恤金,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轧钢厂分别给了他们家300块和400块,这里就有700块钱了。” “他们家还有咱们全院唯一的一架缝纫机,贾张氏还藏了一个金戒指。” “再加上我那傻儿子时不时的钱票接济,以及每天给的饭盒,我估计贾家的家产最少有两千块钱!” “我就想问问,咱们院里除了三位管事大爷之外,谁家比他们贾家更有钱的?” “以上种种,我有充分理由怀疑,易中海就是潜伏在群众中的特务!” 既然要搞事,那就把事情搞大一点! 不把易中海送进去,何大清绝不罢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