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二十九章 异端出世(终) (第1/2页)
三国:天降猛男刘玄德天下大乱第两百二十九章异端出世书贩子左右摇晃了一下脑袋,扫了一眼大街,发现没人注意自己之后,就朝袁隗走去。 走到袁隗近前,就拉住袁隗的去路,还不等袁隗有什么反应,这书贩子开口了。 “老爷子,买书儿嘛?小子家道中落,迫不得已只能卖些家学度日了。” 书贩子说完后,漏出怀中之书的一角,冲袁隗展示了一下。 袁隗本来以为遇到刺客了,刚想喊仆人,没想到啊,居然是个卖书的。 大汉这群世家,人生只有三大爱好,当官,治学,收藏别人家学。 虽然袁家作为大汉顶级家族,理论上来说,什么书都有,但万一呢。 袁隗扫了一眼左右,发现大街上没人注视到二人的异常,冲身后比划了个手势,就拉着小贩走到一个人烟稀少的小巷子。 小贩对此见怪不怪了。 等二人进入小巷子后,袁隗冲小贩说道。 “小子,你把你书拿出来让老夫看看,老夫家里藏书颇多,万一你这本书,老夫家里正好也有,那老夫可扭头就走了啊。” 说完后,袁隗面无表情的盯着小贩手里那本书,从外观上来看,这本书好他娘的新啊,一看就是摘抄的。 小贩也没含糊,大汉这群读书人,可能千不好,万不好,但有一点好,说啥就是啥,很讲信誉。 想到这里,小贩就把怀里的书,递到了袁隗面前。 袁隗接过后,先是扫了一眼书皮,很新,只见书的正面就两个大字。 【论解】。 袁隗搜遍自己记忆,也没发现自家有这本书,当即这心就提起一半了。 左手持书,右手食指伸到嘴边,在舌头上抹了一下,然后翻开这本书的第一页。 只见上边写着上百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这书法,实在是太漂亮了。 ... 【孔子厄而作春秋,创儒家。 老夫深感距先贤甚远,于是苦研孔子言行,为的就是要走进孔子的内心。 借后人之书,与先贤对话。 老夫就是想看看,孔子对于大汉的儒家,究竟满意否。 老夫苦研孔子言行四十余载,在时间的长河上与孔子多次相谈。 终究是人生苦短。 老夫真想在向天借它五百载。 奈何寿数人力不可为,回顾自己一生,甚憾、甚憾。 此书,乃是老夫对孔子言行的一番粗浅见解。 也是孔子在时间长河中告知于我的儒家真理。 忘后世之人,休要忘记,孔子。 老夫之名,不足以传世,更不足以堪比古之先贤。 不留也罢。 称老夫无名氏即可,亦或是代笔人。】 ... 第一页,潇潇洒洒几百字,彻底震撼到了袁隗的心灵。 如果一切真如这人所说,那这人足以配享孔庙了。 深吸一口气,袁隗用舌头继续舔了一下食指。 掀开第二页,上面只有短短数言。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袁隗看到这里,闭上了双眼,彷佛在于古之先贤对话一样了。 袁家就是靠着经学《孟氏易》起家的。 凭借着经学这个资本,袁家得到了世人的认可,并且也得到了大汉的尊重,同时也受到了刘家的器重。 在不断学习经学的过程中,袁家也在不断的提升着自身的素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以前不懂,现在有一点懂了。 朝中诸位公卿,或者说大汉诸位读书人,都已经忘记了一个读书人该做的事情。 看到这几句话的这一刻,袁隗心中似有一股热流涌上,揪动又酸涩。 那颗半朽的心仿佛重新跳了起来。 少年时的热血和冲动在眼前如同走马灯一般晃过。 曾几何时。 他也许下过年少誓言,愿用自己所学所得改变大汉的境况,改变百姓的生活,但最后,终究是沉沦于大汉朝堂的内斗之中。 起起伏伏数次,终究是老了。 这是一句足以令当世读书人反省自身的神言,吾辈读书人当如是也! 老夫老了? 呸。 一点都不老。 袁隗合上书,用右手抚摸着跳动的胸口,抬起头仰望天空,等心跳略微平缓后,才缓缓说道。 “小兄弟,这书我很满意,我要了。” 说完,袁隗给了书贩子一个眼神,大概意思就是,【说个数吧】。 这书贩子早就见怪不怪了,第一次看到这书的人,大概都是如此。 当即对袁隗伸出了五个手指头... 袁隗点了点头,一字一句的说道。 “好!老夫这就命人回去取钱。 放心,老夫与你一起在此地等候。” 把跟在身后的下人叫道近前,在其耳边耳语一番后,就将其打发走了。 现在袁隗内心很是不平静,他只想沐浴更衣,净手煴香,好好拜读一下这本大作。 在街上看如此神书,那是对书的侮辱,对孔子的侮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