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与龙共舞 (第3/3页)
“啊呸呸,你又犯糊涂了…切不可将那咱们皇帝与那遭受叛乱逃亡的君主相比。愿我皇励精图治,天下太平。”
“哼哼,如今南郡安氏权倾朝野,几大家族日益猖狂,朝局动荡不安,皇上年幼力薄。将来的事情,难说呀?不知道这外表太平的日子,还能过上几年?” “莫谈国事莫谈国事呀!老兄…这不是吾等小人物可以乱说的!” 老太监望着楼上的舞动,陷入深思与回忆…… “自从那一夜,刺客们闯进藏书阁谋害皇上,幸而老胡头儿机灵,早早做了准备与替身,死了十几个小太监才保住了皇上的命。从此,皇上再也不来藏书阁看舞典,咱们也再看不见皇上起舞了!” “老奴我还以为今生再也看不到皇上起舞了,今夜能得见,死也甘心了!”他低声呜呜着! “嘘……”一个老太监压低了声音:“你听听,这笑声儿?多么畅快舒心,这才是皇上真正欢喜的笑声呀,好多年都没有听到了,咱家真是怀念当年那个活泼漂亮,人见人爱的小皇上呀!” “这些年,见惯了皇上的假笑应承与狠厉。每每见到,老奴我都心疼不已。曾经那般心底善良的一个孩子,被他们逼成了这个样子!” “是啊,咱家还记得那年冬天,你那个小侄女宫女失足落水,当时才十岁的皇上,不顾自身安危跳下湖水救人。” “人是救回来了,可是惹怒了太后娘娘,当即将我的侄女乱棍打死。皇上的万金之躯,岂能为了一个宫女的溅命涉险!” “谁叫咱们太监宫女的命溅呢!算了,别说这些伤心的话了。” “嘿嘿,你别说,这位御前宫舞伎苏七品真是有本事,说不定能让皇上找到自己的真心!”另一个老太监竖起了大拇指。 “唉,希望皇上与天熙朝,平平安安喽!” 清平乐宫,藏书阁二楼…… 一曲舞罢,杨熠与苏离兮都有些累了,安坐于地板上小坐休息! 书阁一角的铜香炉中缓缓燃起一丝丝檀香。袅袅的烟,幽幽的香,在泠泠溶出一种空灵幽静的气氛。 二人席地而坐,对策论舞…… “离兮,经此一舞,如今你可懂汉舞之志了?” 苏离兮似懂非懂,经过刚才的共舞,她似乎有些感悟了。她先点点头,又摇摇头。她一个现代人的灵魂,即使看到真实的舞谱,可对古代舞蹈的理解总是差那么几分。 杨熠笑着解释道:“汉舞之志在于清新苍劲壮美。武帝之时,每每以【百戏】招待外国使臣,显耀大汉王朝之强盛与繁荣!” 苏离兮谦顺地言道:“你刚刚说过,汉舞有三个境界?不知何为?离兮愿洗耳恭听!” 杨熠略微思索片刻,言道:“《乐记》中记载,治世之音安以乐,古人习惯用乐来阐述喜悦之情,故而,乐有三层……” “汉舞于周舞之基础上继承并创新,初境为乐人,乐舞达【欢】。中境为乐治,乐舞化【风】。上境为乐天地,乐舞载【道】……” 苏离兮默默念叨着:“乐人乐治乐道?” “请等一等!”她急忙翻开一旁的书卷,对比着繁琐的舞谱重新阅读。她看了一会,心中渐渐地明了。 “那我这个状态,不过是乐人而已?唉…只怕乐人也未到!” 杨熠继续言道:“闻听宫音,使人温舒而广大。闻听商音,使人方正而好义。闻听角音,使人恻隐而爱人。闻听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听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 “朕之所以推行乐教舞艺,并非只为了一个人的享乐。夫音生与人心,心惨则音哀,心舒则音和。然人心复因音之哀和亦感而舒惨。” “乐舞对百姓有教化之用途。乐音可使百姓们畅四肢美形容和心志,音正而行正,流 通精神而和正心也!” 苏离兮睁大了眼眸,她想不到纨绔皇帝不但自己会跳,还对古典舞艺的见解如此深奥,将小小的乐舞与国家社稷联系在一起。 她一个小小的舞伎,只是单纯的喜欢跳舞,却从来没有想到那么多。 【音正而行正】,乐舞可教化百姓安居乐业,这可不正是【乐治】,皇帝说得真好! 杨熠起身,渡步到窗口处,抬眸望向远处的重重宫檐: “世人只道朕荒唐好-色喜舞弄乐!焉知,天地之气,莫大于和,乐舞之和在于乐人乐治乐天地。” “乐以彰德,德以容备,观舞而知其德。朕愿社稷安稳,百姓安逸,天地为之齐和!” 苏离兮的眼圈微微湿润,内心感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他外表浮华,却心怀天下,大气磅礴! 看着男子那秀挺的背影,第一次感觉到他是如此的孤独寂寞! 他的身姿上覆着一层轻柔的月光:“可惜,谁人能知朕之心?” 他遥望远方,双眸悲悯中带着谈谈的冰冷,似乎能看透世间的一切…… 正在苏离兮用钦佩的目光注视着他,暗暗感慨之中…… 杨熠突然回头,嬉皮一笑?他一瞬间又恢复了往日的纨绔与轻浮: “苏离兮,朕舞跳得怎么样?将来,朕若是不当这个皇帝了,就和你一起浪迹天涯,当歌舞伎挣钱过活,就凭咱们两个人的舞蹈技艺,必然能财源广进,怎么样?” 他变脸这般快?苏离兮顿时惊愕,说不出话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