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36章 活化石 (第2/2页)
师傅的指点。刘师傅和她的父亲是老朋友。 见到黑铁胆,半瞎也不搭话,只是拉了一曲瞎子阿炳的,那曲子哀婉、怆然而又悲愤,让人感到忧伤。 黑铁胆刚听到半瞎的琴音,就知道这家伙绝对是高手。 听了半瞎的弹奏,黑铁胆显得很兴奋。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啊。 那天,他们三个人谈了很长时间。黑铁胆也拉了一遍,半瞎还给黑铁胆做了点评。 切磋了一阵,黑铁胆又特意让集团的食堂备了酒菜,席间,黑铁胆也客气地叫半瞎为刘师傅。 …… 张炎元见王国鼎一听到半瞎的名字,就两眼放光。便接着说,剧团里还有一个唱黑头的,厉害,还是一个女的,在舞台上把包拯的形象塑造到家了。老百姓都听,说她是“活老包”。还有一个六龄童,是唱红脸的,也是这个剧团的团长,他在观众中也很叫好。其实,六龄童今天已经60多岁了。叫他六龄童,是说他在六岁的时候,就开始登台唱戏了。半瞎、黑头和红脸这三个人,老百姓管他们叫草包剧团里的“三架山”。 黑铁胆说,三架山,好,很有力度嘛。炎元啊,也不知他们今天在不在镇里,如果在,就把这三架山请过来,拉拉话,吃顿饭。 张炎元说,这几天他们没有外出演出,我一会儿给红脸打个电话。 草包剧团团长红脸,也就是老洪,没有想到镇长张炎元会请他们来吃饭,心里颇为激动。但红脸暗想,自己到底还是乡村文化人,越是在当官的面前,越要拿起自己文化人的架子来。可不能让他们小瞧了草包剧团。剧团虽小,却是全国唯一。而他又是这个全国唯一剧团的唯一团长。若是王国鼎对他们客气还在罢了,否则,就不给那些当官的唱红脸而是唱黑脸了。 对,就是这个主意。 红脸没有想到,张炎元和黑铁胆两个人都对他们这些民间艺人非常客气。 红脸、黑头和半瞎三个人先是被请到黑铁胆的办公室里座谈,黑铁胆一边听着红脸他们的讲解,一边兴奋地点着头。 张炎元说,洪团长,我知道,咱们剧团目前有困难,但你们不等不靠,负重奋进,为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红脸说,张镇长,黑总,应该的,应该的。 黑铁胆望着红脸、黑头和半瞎说,我虽然喜欢拉二胡,但我对戏曲是门外汉,今天你们就放开地谈一谈,给我也做一个戏曲知识的普及。 黑头不黑,是一个白白净净的中年妇女,今天黑铁胆才知道,她名叫白袭人。 黑头笑了笑说,黑总,你太客气了。 半瞎也半闭着眼说,黑总其实也是内行。 红脸喝了一口茶水说,怎么说呢。咱们的西山调,又叫西山梆子,是土生土长的山阳古老剧种。它的历史久,源远流长。早期人们称它为西山腔、山阳腔、老梆子,建国后在中央的关怀下,定名为“西山腔”。它是明末清初由陕西同州梆子传入山阳地区,结合山阳民歌小调,乡音俚语,逐渐演变而成的一个戏曲剧种,它基本上保持着咱们K省梆子的早期精华和原始音乐形态,其唱腔优美,风格独特,迄今已有300余年历史。目前,仅存咱们西山县白沙镇这么一个专业剧团,别人称我们是“天下第一团”。 黑铁胆不住地点头说好,还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 接下来,红脸、黑头和半瞎你一言我一语,黑铁胆边听边记,终于把“西山腔”的事理清楚了。 张炎元见黑铁胆听得如此投入,就知道他今天来找黑铁胆是找对了。黑铁明这么心,让他出两钱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 ----------------------------------------------------------------------------------------------- nul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