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〇三章 古剑朦胧灵蛋刚 (第1/2页)
除了修练“上德”之外,其他术法的修练,要讲究个先后顺序。 先练自己最需要的,然后再练其他。 对于左水东来说,遁法是当下最迫切要练的。 故此,他先练“缩地风行”,后练“任事不烦”。 依靠着本系“缩地成寸”的助推,以及自身的血脉之力。 这“缩地风行”练起来,比当初练“缩地成寸”快上不少。 此法一经入门,犹如水到渠成一般,即刻突破至小成。 小成之速,一瞬可达六百丈,是之前筑基巅峰时期的六倍。 这真的大大超出了左水东的预期。 遁法一开,大风顿起, 身形似云,缥缈迅疾, 心感乾坤,神藏天地。 《任事不烦壳中坐》是一门被动型、半防御拳法。 在左水东的认知中,这拳法不都是应该直来直去的么?怎么还有被动防御之说? 拳法由群和所创,群和是御体流体修,重防不重攻。 故而他所创之拳法,也是偏防御的。 书中有言:拳在心中,不发而发,演九宫八卦之玄妙,在身周布下层层拳阵,后发制人。 运使此拳法,每隔一段时间,一只“拳头”就会在体外凝聚而出。 随着时间的推移,“拳头”会越来越多,威力也越来越大。 对方一旦攻击本体,拳阵不仅可以阻挡袭来的术法,还可借此反戈一击。 左水东向着某处而去,他不急于赶路…… 一路上: 飞飞停停看看风景; 周天“上德”玉册引灵; 遁法飘逸缩地风行; 修练“不烦”身周拳凝。 一段日子下来,“任事不烦”已经入门,可在体外凝聚出六只拳头。 但是,令左水东有些难办的是,这六只拳头,放不出去、收不回来,一直常伴于身侧,让他颇为无奈。 此时此刻,身着一袭玄青法袍的左水东,身闲气静,神安魂逸。 他在山林间自由行走,身周六拳环绕,兴之所至,开怀高唱道: “人在山水间, 花鸟入我眼, 风云伴我行, 身周绕铁拳。” 话音未落之际,人已是冲天而起,消失不见。 他要飞到极高处,借助罡风之力,将这六只拳头化解掉。 学艺未精,也是无奈之举。 ………… 泥土芬芳青草香, 翠绿世界南风扬, 牧童骑牛不吹笛, 手举木剑指穹苍。 一个九岁大的男孩,正在牛背上“问剑苍穹”。 恍惚间,一个身材高大,一袭灰色劲装,后负长剑,头戴斗笠的男子,已站在了牛头之处,背身而立。 小男孩收剑在手,上下打量起这个古怪男子。 少顷,小男孩好像想到了什么,他小心翼翼地问道:“你是谁?” 斗笠剑客背对着小男孩,他沉着嗓子道:“你叫丁丁吧?” 小男孩眨眨眼、点点头,“嗯”了一声。 他小眼睛骨碌碌地直转,脑中在迅速地回忆着一个人…… 男子再道:“听说你是丁家庄第一剑客,某今日前来,特来向你挑战,请出剑吧。” 这时,丁丁明白了过来,他兴奋道:“你是大哥哥吧。” 男子仰天大笑,不置可否。 丁丁高声叫道:“不会错的,你一定是大哥哥!” 男子转过身来,看向丁丁…… 丁丁一见来人,眼中泛光,他跃下牛背,快跑着来到男子近前。 男子不是别人,正是左水东。 左水东一路东往,来到丁家庄,看见了丁丁正在牧牛。 于是他换了一身装束,和丁丁开了个玩笑。 没承想,身份很快就被识破了。 小男孩对着左水东躬身一礼,道:“大哥哥好。” 左水东看着这个长高了几分,也壮实了不少的孩子,心中欢喜。 他矮下身子,摸了摸丁丁的脑袋,笑道:“你还记得我呀。” 丁丁将剑一横,“天天看着这把剑,怎么可能会将大哥哥忘记呢。” 左水东看了看这把自己亲手制作的木剑,被孩子奉为至宝,心中暖暖的。 左水东道:“阿翁呢?” “在家呢。” 左水东立起身来,轻轻拍了拍牛角道:“好,我们回家。” 丁丁显得十分高兴,他一个翻身,就跃到了牛背之上。 他熟练地拔转牛头,挥剑一指,“回家!” 村庄宁静,淳朴祥和; 茅草人家,清霭幽歌。 两人一牛回到家中,丁丁大声喊道:“阿翁!阿翁!快看谁来了!” 丁成从屋中走出,来到院中。 他凝眸一看,一个既熟悉,又有几分陌生的高大少年,映入眼帘。 “咦?这……”丁成一时记不起来,呆愣当场。 这正是: 大脑如巢,记忆如鸟, 鸟去巢空,如何是好? 左水东上前几步,他面带微笑,作礼道:“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