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八章 一人呆呆心归乡 (第2/2页)
> 或许是还想再见大师姐,又或者是对大师姐的事不敢怠慢。 前锋弟子都不和另外九人商量,他“自作主张”打出了一枚宗门信符。 信符飘飘,带着某些人的期许,飞快地往山门而去。 信符发出,左水东立在山门前,静静等待。 他面上不显,心中已是乐开了花。 古石牌坊,“身姿”威武、巨大,它矗立在此,已有万年之久。 它“浑身”上下,无时无刻不在耀展着古朴、庄严之气象。 此时此刻,它高高矗立,俯瞰众人…… 在山门处心心念念等着叶清径的,不止左水东一人。 其他白袍弟子不说,只这前锋弟子,却要比左水东还要焦急。 前锋弟子道号:玖颢。此时他有些不安地来回踱着步。 玖颢左一思、右一想,“大师姐怎么还没来?又闭关了?还是不在山中?” 信未回,人未至,半天光景如白马过隙,一闪而过。 眼见天色将晚,左水东已感知道,叶清径不在山中,是肯定来不了了。 虽然有些失望,但左水东很快释怀。 他主动上前对玖颢道:“有劳道友传信。怕是大师姐无暇分身…… 我随缘随喜,就此告辞。” 玖颢听闻此言,心中大失所望,他道:“不在等等了? 要不我再发一枚飞信?” 左水东笑着摇头,“不等了。” 说着,他掏出一个竹盒递予玖颢,“劳驾道友,帮我将此盒转呈大师姐。 就说我左水东来过了,谢谢她。” 玖颢一听此言,是拨开浓雾见青天,黑幕一拉金乌现。 他双手接过竹盒,正色道:“道兄放心,一物一言我一定帮你带到,妥妥的。”
左水东拱手致谢,“有劳。” 说着,他又对其他几人拱手一圈,以表谢意。 众人见状,纷纷回礼。 礼毕,左水东也不犹豫,他身形一展,化风而去。 看左水东远去,玖颢拍拍竹盒,心中一乐,“又可以见到大师姐了,妥妥的,哈哈哈哈……” 左水东离开了天阙山脉。 他孤身飞行之时,耀阳西归,月儿领着一众小星,拉着黑幕,急急奔来。 左水东落在某处山巅,他抬头凝望璀璨星辰,神思飘远…… 夜风“戏耍”衣摆, 繁星“吃瓜”笑怀。 轻云抚山描黛, 玉兔抒情天籁。 一人呆呆, 天地永恒不衰。 (一人呆呆,为何无人喝彩) ………… 左水东静静伫立,想着某山、某景、某些人,他情不自禁地嘴角一翘,泛起切切笑容。 左水东暗道一声,“是时候该‘回家’了!” 心中话语未落,人已是身姿飘展起来…… 风儿一裹,云儿一包,身形如寄,向着某处跨江渡口,快递而去。 ………… 东域,富贵山。 钟灵毓秀,山川明丽; 景如绣锦,风光旖旎。 这里是小说门的山门所在。 如画般的美景之中,一个青衫儒士行走其间。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石良。 他刚刚“点灯”,此刻已是一名实实在在的明灯境修士了。 境至明灯之后,石良在贺寄言的举荐之下,升为第十组的副主编。 此时,他心情舒畅,正往十组报到,并参加他人生中第一次议事。 来到一处清幽空旷之地,只见这里: 绿树环抱,薄雾缥缈; 木屋联排,山花妖娆; 修士往来穿梭,十分热闹。 石良找到十组所在,迈步走了进去。 屋中明亮宽敞,一张大长桌置于屋里正中,十一张大椅围桌而放,四周壁架上,摆着许多文房用具、卷轴文档。 这时,已有两名修士在桌旁坐着。 见石良进屋,一名老者笑着招呼道:“石良来啦,快坐吧。” 石良对着两位前辈作揖行礼道:“石良见过易云前辈,确春前辈。” 刚刚说话的老者叫钱易云,另一个中年儒士叫简确春,他二人都是十组的资深副主编。 石良在主座右侧第五张椅子,也是此侧最后一张椅子上,坐了下来。 钱易云是“左二”位,简确春是“右二”位,两人正好对着。 待石良坐定,钱易云又道:“门中俊彦辈出,我这把老骨头,也是时候给他们这些年轻人让让位了。” 简确春笑道:“师兄此言差矣。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师兄是咱们十组年岁最大之人,经验丰富,眼光独到,您一走,我们怎么办?” 简确春看了一眼石良,“年轻人做事轻率浮躁,还需师兄时时指正才是。 而且,主编大人也十分仰仗师兄。 为了我们十组,您万万不能有如此想法啊。” …………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