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神演义_第51章 夜半钟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1章 夜半钟声 (第1/2页)

    第104章夜半钟声

    夜很深了,牛皋董先急匆匆进入中军大营。

    斥候来报,陈厌一行四人换上便衣,纵马离开了营寨。

    这是要出远门啊!二人感到不寻常,立刻前来询问。

    营内,张宪正张开花名册,仔细审阅,不停勾勒。

    见牛皋二人推门而入,他微笑道:“二位将军来得正好,有要事交给你们。”

    二人虽心下焦急,闻言还是按下疑惑,一拱手,“张将军请讲。”

    张宪拿起花名册,“本将在这上面圈出了些名字,都是王俊暗中于军中培植的亲信。”

    他们当即明白张宪用意,同时也感到诧异,“张将军,莫非你早已经怀疑过王俊?否则怎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挖出他埋在军中的根系!”

    张宪没有隐瞒,微微颔首,“的确如此,我一直派人暗地监视王俊在营内的动作,之前还发现他跟金人暗中通信的蛛丝马迹。

    牛皋大惊:“那你为何不早早将他处置了!”

    董先略作思索,笑了起来,“我看啊,张将军是想借这个王俊,找机会反将金人一军。”

    “不错。”张宪点点头,“我本想将来在与金人作战时,利用王俊来给敌方提供错误情报,然后将计就计,给他们来个釜底抽薪……既然现在王俊已经死于陈厌之手,那他培养的这些党羽,也就没必要留了。”

    陈厌,对,陈厌!

    牛皋上前两步,双眼放大,“张将军,陈厌可是走了?”

    张宪神色微沉,重重点头,“走了。”

    “走了……”董先不可置信,“去干什么?”

    张宪语气平静,“陈将军刚才来向我辞行,并找我要了一些东西。”

    “什么东西?”二人迫不及待追问。

    张宪看向一旁,若有所思,“一些王俊过往签发的文书。他告诉我,说,单单我们自己给临安发信,不管所述是否实情,总归是一家之言。

    既然王俊是临安眼线,那便用他的笔迹伪造一封书信,送往临安。如此一来,两方佐证,可信度更高。我们承担的风险也会小一些。

    毕竟万俟大吐真言一事,在旁人看来,的确太过怪异。而临安有不少人想要拉拢他为己用,所以这封信由他去送最为合适。”

    “陈厌去临安了!”

    “对。”

    “何时回来?”

    “不会回来了。”

    “什么……”

    牛皋与董先颤声失色。

    “倘若只是去送信…怎能不回来?”

    张宪稍显低落,“陈厌兄弟,有自己的路要走。”

    牛皋情动,“走就走!不回来就不回来!为何连句道别的话都没有!”

    张宪站起,转身背对众人,“送行酒,今日……不是已经喝过了吗?”

    灯火摇曳下,三人被拉大的影子左右飘忽。

    漫漫长路,蛙声四起。

    四匹大马在官路上齐头并进,陈厌开口询问:“苏无愁!王俊的字迹可看明白了?”

    “十夫长,你莫不是在小瞧我?”苏无愁颇显得意,“给我半盏茶的工夫,便能仿一封书信出来,保证滴水不漏!”

    “驾!”刘三娣看向陈厌,“十夫长,这次去临安,除了送信,别的还做什么?”

    冯善水大笑,“必须是升官发财,左拥右抱!到了苏杭地界,自然要痛快痛快!”

    “对……痛快痛快!”

    陈厌遥望前方坦途,目光坚定。

    此一去,八千里路云和月。

    此番南下,陈厌的打算,是先抵达汉阳。

    然后乘船顺流往东,直达两浙,下船便是临安。

    一开始倒是顺利,没用三天,四人就到达了汉阳。

    之后就卡住了,汉阳到底是通衢之地,除了驻扎于此的水军外。

    更有南来北往数不尽的商旅于附近城镇聚集,都紧等着用船。

    而大小码头、渡口,一到夜间便会实行宵禁制度,禁止通行。

    陈厌他们要想上船,起码要在此地浪荡个十天半月。

    若有张宪等人的令牌或者书信,乘船倒也不难。

    但为了让“王俊”这封信看起来更逼真,陈厌给自己编织的身份是“逃兵”“背叛岳家军的将领”。

    所以路上要隐秘行事,没办法,他们只能沿着江岸骑马东行,看能不能在路上寻到黑船。

    一直行了数百里,四人来到了江州地界。

    是夜,江州,鄱阳湖外,杀鱼镇。

    镇外,树影重重。

    小镇的牌坊旁躺着两具渔船残骸,渔网破烂。

    “你们说打算乘船去浙地?”

    “不错,大婶,咱这附近有没有在江上跑船的?”

    “诶呦,有倒是有,但现在官府在江上查得严,你们一看就是外地人,还骑着马,谁敢载你们啊?”

    陈厌啃着干粮,跟冯、苏二人在不远处歇息,前方刘三娣拦住两个行路的妇人交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