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终章 人尽敌国 (第2/7页)
> 闻言,三人不禁面露喜色,胡铨拱手道:“前几日还是一片灰暗,可眼下已拨开云雾,得见天明。万俟在淮河的一番动作,这几日在朝内吵得沸沸扬扬。秦桧等人不敢再提议和一事,都怕背上卖国求荣,坑害忠良的骂名。” 李光颔首,“虽然陛下还未明确表态,但绝不会放任此事不管。依我看,厉兵秣马,兴兵北伐就在来日。” “所以,三位大人都持乐观态度?” 三人默然,表示认同。 “非也…今时今日,实乃灭顶之灾的前兆!” 李经一语,令众人骇然失色。 赵鼎凝眉道:“李大人何出此言?” 李经无奈叹气,“万俟是钦差,代表的是陛下的脸面,这次他在岳家军中出糗,无论背后有何原因,无疑都让陛下蒙上了奇耻大辱。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就算陛下是想要杀他们,又如何?张宪等人虽然机警,却没看明白这一点。他们现在携民逼迫朝廷,与造反何异? 即使陛下现在会妥协,但等事情稍有缓和,将是更为猛烈的报复!诸君谨记,攘外必先安内…陛下此前颠沛流离,屡屡命悬一线,心思较之常人更重! 岳、韩等将军只是尽忠职守,便已让他心生忌惮,想要设计铲除。而如今面对张宪等人的作为,陛下又岂能善罢甘休!” 李经一席话,令三人惊出一身冷汗。 他们不是没想到这一点,但想到有万俟这个背锅的,便将后果看淡了不少。 还有一点李经没说,那就是金朝国师在宋庭中培养的关系网盘根错节,已成气候。 一个赵构,再加上那些身居高位的重臣,他们万万抵抗不了。 “是我等短视了。”赵鼎沉声道:“李大人可有破局之法?” “破局……”李经直视前方,掷地有声,“如今寻常之法已无力回天,唯有舍命一搏,不破不立!” 三人一同站了起来,拱手道:“李大人请直言相告,若真能力挽天倾,我等愿肝脑涂地,万死不辞!” 李经起身还礼,“此事还要仔细筹划一番,但无论事成与否,都请三位大人继续奋斗,力求收复失地……眼下,就是我大宋最后的机会,若把握不住,今后将永禁于江南!” 四人目光交错,心中所想尽在不言之中。 “保重。” 四人同时作揖,就此离去。 李经在门外目送三人远走后,回到书房,妻子不在。 他又来到了卧室,看到一条白绫从屋梁坠下,他的妻子已经自缢,变成了冷冰冰的尸体。 李经砰一声摔坐在地上,然后起身将妻子放下来,手忙脚乱拿出许多丹药喂她,却无力回天。 他睁大眼睛,张大嘴,无声地哭嚎了小半个时辰,最后取出一把匕首,来到院子里,目光呆滞。 月夜之下,他蹲在地上,开始磨刀。 不破不立! 刺啷! 不破不立! 刺啷! …… 临安,北关,守城士兵已经驱散了百姓,准备关闭城门。 凉棚下,陈厌四人分别背靠着桌子一边,打起了瞌睡。 军官与众士卒在守在他们身旁,皱眉打量,窃窃私语。 “将军,这四个不会是过来蒙事的吧?” “是啊……老七现在还没回来,难道已经被相府的人打死了?” 军官虽面容风平浪静,但心下同样烦躁,暗道自己行事莽撞。 倘若这四个真是打着秦桧等人的旗号招摇撞骗,他没问清缘由便派人贸然打搅相府,罪过同样不轻! “把他们绑……” “北边的客人现在何处?” 高昂的声调一响,陈厌四人睁开了双眼。 陈厌往旁边一瞧,二三十人簇着轿子,在一名老仆的带领下,大摇大摆从城内行出,无人敢拦。 去通信的士卒跟在一旁,这时忙跑过来,单膝在军官面前跪下,“启禀将军,相国府来人了。” 这倒不用他提醒,军官一眼就认出那老者乃是相府大管家,立刻迎上前,“三老爷……” “嗯。”秦三冷冷摆手将他拨到一旁,走到陈厌身旁,躬身问:“四位便是北方来客?” “不错,你是?” “相府老奴而已。”秦三愈发恭敬,“我家大人有请,还望上轿前往府中一叙。” 陈厌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我们是粗人,坐不惯轿子,骑马就是,尔等在前面带路吧。” 秦三在相府侍奉多年,什么样的王公贵族没见过,自感双眼毒辣,看人极准。 可饶是如此,陈厌的言谈举止仍是让他把不出脉络。 又想起秦桧的忠告,不敢有所怠慢,微笑道:“诸位自便。” 四人随即跨上战马,昂首挺胸,径直行入临安城。 秦三众仆鞍前马后,一丝不苟。 北关众军士见状呆若木鸡,身躯战若筛糠。 他们可从未见过秦府的人如此低三下四过! 一时间心中叫苦不迭,不停揣测陈厌等人的身份。 临安城内,陈厌四人按辔徐行,秦三等人气喘吁吁在身后跟随。 围在货郎身旁的孩童、乘坐小舟于内河采莲的少女、客栈内饮酒的豪客……所有行人见状都为之侧目。 环顾众人惊异神情,苏无愁感叹道:“大哥,你瞧,所有人都在看我们?我们现在好威风啊,就像是凯旋的将军!” 冯善水大笑,“傻小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