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3章:临时任务,仿制氯巴占 (第1/2页)
第210章临时任务,仿制氯巴占 在这个世界上,疾病并不是少见。 但其中有一些疾病,其症状古怪,患病者数量稀少,而且难以医治。 这种疾病因为罕见,因此又被称之为“罕见病”,或者是孤儿病。 根据国内《罕见病定义报告》,新生儿发病率小于万分之一、患病率小于万分之一、患病人数小于14万的疾病,就属于罕见病。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知的罕见病有7000多种。 而用于治疗这些罕见病的药物。 被形象的称呼为――孤儿药! 早在2008年,氯巴占就已经被纳入了孤儿药的行列。 普通癫痫疾病并不罕见,而用于治疗癫痫的药物也有很多,像是什么卡马西平,苯妥英钠之类的。 但是其中有一部分的癫痫患者,他们的癫痫属于难治性癫痫,就比如说婴儿严重肌阵挛性癫痫。 普通的抗癫痫药物对他们来说,根本不起效果。 这个时候只能使用氯巴占这种药物。 而这些难治性癫痫也属于是罕见病。 陆良对孤儿药还是有一些了解的,其实他之前就已经开发过一款孤儿药。 那就是艾美赛珠单抗,用于治疗血友病的药物。 王文韬有些不解的问道:“做氯巴占的仿制药,跟他是不是孤儿药有什么关系?” 陆良扫了一眼王文韬然后说道:“我问你,假设你是某个药厂老板,一盒药你成本100块钱,卖150一盒,这种药你做不做?” “那当然做啦。”王文韬理所当然的回答道。 净利润达到了30%多,为什么不做? 陆良接着说道:“但全国范围内,你一个月最多最多只能卖出2000盒,你还做不做?” 王文韬愣住了。 因为这意味着这种药一个月最多最多只能带来10万块钱的利润。 这可能还抵不上某一些药厂一天的利润。 哪怕是对于一个小药厂来说,这些利润可能还不够填补人工成本的。 这怎么可能去做啊! 陆良耸了耸肩:“问题就在这里!” 不是专利限制,也不是技术问题,纯粹就是因为一件事情。 生产氯巴占这种药物,他赚不到钱! 这是罕见病,患有这种疾病的人,可能就几百几千人。 这意味着,会过来买这药的人,就这么多人。 在那些药厂的眼里,这么一点利润,还不如不做,省的麻烦。 有那闲工夫,还不如多生产几盒感冒药来的赚钱。 没有了利益的驱动,药厂对这些罕见病治疗药物的开发也就没了兴趣,患有罕见病的病人也就如同孤儿一般被抛弃。 不过,近些年来,治疗罕见病的孤儿药反倒是不断被开发。 因为那些医药巨头想到了另一种赚钱方法。 为了从罕见病病人的身上,获取到足够多的利益,他们将药物的价格抬至天价! 诺华公司开发出一种基于AAV9的一次性基因疗法Zolgensma,用于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一剂售价225万美金 纽约蓝鸟生物开发了一种,减缓4-17岁男孩早期活动性脑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导致神经功能障碍的进展的基因疗法Skysona,一针300万美金! 此外,蓝鸟生物还开发出一种用于治疗β-地中海贫血患者的基因疗法Zynteglo,价格为280万美金! 在这些药物面前,120万一针的CAR-T细胞疗法,4万一瓶的格列卫,那都只能算是弟弟。 至于为什么氯巴占没有被抬至天价,那是因为这是仿制药。 不是Zolgensma,不是Zynteglo,不是原研药! 在没有太多的研发投入的情况下,把一款仿制药抬至天价,社会的舆论都足够压垮这家公司。 当然,除了不赚钱之外,还有另一个原因也很重要。 那就是氯巴占本身的性质。 氯巴占是受管控的二类精神药品,属于能和毒品挂钩的药物。 这也就意味着,想要仿制氯巴占,那就必须要经过严格的申请,在通过了层层审批之后才可以生产氯巴占。 而且,就算是有了审批允许,氯巴占的生产和销售依旧要受到严重的管制。 毕竟,这可不是普通的药物。 同样,也正是因为这些条件,一些有意向生产仿制氯巴占的小药厂没有那个条件,无法通过审批。 有足够条件,能通过审批的大药厂,又懒得去做这种蝇头小利的药品。 因此,这就导致国内迄今为止没有氯巴占药物上市。 王文韬沉默了一下,他挠了挠头,表情稍微有些凝重,似乎是在迟疑什么。 陆良瞥了他一眼,很多时候,王文韬都会把心事直接写在脸上,陆良开口问道:“在想什么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