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五章 民俗兴衰 (第1/4页)
..吴天回到裕南的时候,已经正月十五了,因为从京城回来后,他又跑去商城呆了几天。 实在没办法,要知道今年不同以往,今年将是近十年来最不安稳的一年,吴天需要安排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风云公司那边需要告诫白洁、常天华低调行事,公司扩张计划暂缓,不再开设新项目,甚至于包括广告,都要降低力度,避免任何出风头的地方。 吴家村大伯那里,刚刚投产不久的农机厂也放缓市场开拓力度,只将市场控制在裕南地区之内,保证目前的产能能够释放出去就行来,甚至于吴天还让大伯注意,平时那些可去可不去的各种会议都尽量取消掉,免得引人注意。 最重要的却是柳省长那边。 吴天这次是特意到了裕南后,又请了老爸抽时间跑来省里一趟,父子两人亲自去柳省长家里做了一番长谈。 吴建国出掌大权,作为裕南地区行署专员,主要任务就是搞好裕南的经济展,不过这个认为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且不说裕南地区的基础有多薄弱,关键问题是吴建国目前的资历不足,当一个市委书记倒还罢了,可作为行署专员,又如何压制得住裕南那么多心中不服气的区县一把手们?少不得只能从柳文成这里多寻求一些支持了。 吴建国和柳文成一番长聊,深谈了一番关于裕南以及花城的展规划方面的问题,甚至于柳文成还郑重的给吴建国下了“命令”,要求他用两年时间。将整个裕南的经济水平提高到一个档次。要将整个裕南来个大变样! 吴天一听这话。顿时心里暗喜,看来柳书记这是寻摸着三年后换届,再将老爸拉上一个台阶呢! 三年后换届,齐伟民的年龄就基本快到点儿了,cao作好了也许能再混一届,不过以他的背景根基,提一级养老最有可能,如果老爸能在这两年时间内就做出一定的成绩来。那么三年后顺势进一步,就理所当然了。 好容易等老爸和柳省长谈完正事儿,吴天才在最后插口说道:“柳伯伯,这次在京城,我姥爷,还有其他几位老爷子都提起过一个问题,就是最近舆论形态上好像有些不太安稳的苗头,大家都有些担心如果处理不好,再生两年前那种事情来……” 柳文成一听这话,顿时眉头一皱——两年前生的什么事情。柳文成可是清楚的,那场动荡甚至还可以说和当时的商城有些许牵连。从商城第一机械厂的出售案引大规模讨论,乃至话题重心转移到了腐.败上面,更引出路线之争,最后甚至因此导致一号下台! 如此严重的情况难道还会再次生? 要知道虽然最近各地的报纸上已经出现了零星的各种论调了,只是还没形成规模,还没引起人们的重视,如果继续展下去,只怕还真不好说。可明明已经经历过了一场类似的风波,上面又岂会不重视这个情况?终究事情还是会被压下去的吧? “你姥爷既然看到了问题,那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嘛。”柳文成笑着说道。 “柳伯伯,话不能这样说,上面能看到的也只是个大局,真正的问题还是得靠地方上领导来负责处理的,山南就得指您了啊……”吴天说道。 “指望我?我又不是分管宣传工作的……”柳文成摇摇头,笑道。 “夏伯伯是老宣传啊,让他帮你!”吴天立马接口说道。 “嗯?”柳文成蹙起了眉头。要知道柳省长也早就清楚的认识到,决不能把吴天当小孩子看待的,就算不说这小子曾经提出过的那些神奇的建议,只说人家可是在方老那里有凳子坐的“小”朋友,还和很多大长都有几分交情,甚至于说自己能这么快坐上省长正位,也和当初这小子在方老面前说过自己的好话有关。 所以柳文成一听吴天这句貌似很有深意的建议,当即心思就快转动起来,莫非这小子在京城真得道了特别的指点?莫非舆论方面真会生什么特殊情况不成? “嗯……老夏搞宣传工作的确更擅长一些……”柳文成蹙着眉头说道,“不过这事儿还得回头好好考虑一下再说……” “时间就是生命……”吴天又嘟囔了一句,却没再继续说下去,再多说就显得太僭越了…… ********************************************************************************************************************************************************************* 正月十五,元宵佳节。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新年,正是国内过年气息最浓的时候,人们从十年动荡后重新恢复起来的新年庆祝传统,更因为这些年来经济的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更乐意,更舍得投入年节庆典,再加上当时的国营工厂还没普遍败落,地方上往往会组织各家企业纷纷参与进庆祝之中,特别是元宵灯会,那叫一个热闹非凡。 吴天和老姐在老妈的带领下,吃罢晚饭就跑去潜龙路看花灯,眼见得一条街道上挤满了几乎全县的人,家家户户,男女老少几乎全都出动了,以至于街上走路都艰难,稍不小心就得被挤丢了,至于说被人踩一脚,擦撞一下,实属太正常了,反正大过年的也没人计较。纷纷都将眼睛望向大街两边。路旁的绿化树上扯了铁丝。一个挨一个的挂满了各种花灯,特别是很有些造型风格相当惊艳的彩灯,很是让人感觉震撼。 吴天都不免看得兴致勃勃,要知道这种场面在几年后就彻底消失不见了,在全面开放,国民思想在商品大潮的冲击下,一切都开始向“钱”看,对于文化生活的重视度降到几近冰点。政府也再没心思去组织花灯庆祝活动,乃至过年的时候冷冷清清,这种热闹的景象至少断层了十几年,才渐渐开始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