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二七 (第2/2页)
经历大暴雨不久,都不容易。” 易中海道:“我知道,但话还是要说,事还是要办,光齐考上中专是咱院里喜事。还是那句话,全凭自愿,事后你也不要心有什么芥蒂。” “怎么会。”刘海中道。 易中海点点头来到前院,和阎埠贵等人说了提议。 大家的反应和刚才中院的人差不多。 阎埠贵道:“全凭自愿,这个我没有意见。” 易中海道:“大家回头可以交给院里的大爷,也可以直接送到二大爷家,大家继续乘凉,我就不多说了。” 随即他又去了后院。 他一走,大家都围着阎埠贵议论起来。 阎埠贵表面没说什么,实则心里那个心疼啊,他一分钱都不想出,可他是院里三大爷,真要一毛不拔……好像也没什么。 易中海又去了后院,同样将事情说了一下,他觉得这能体现院里“和谐、亲如一家”。 许大茂回到家中很是不屑道:“一大爷这有点多管闲事了吧,人家儿子考上中专,关他什么事!” 许伍德道:“行了,你就别酸了,回头你准备五毛钱送到刘家吧,咱也不差这几毛钱。” 许大茂年轻气盛道:“我不去,瞧刘海中显摆的样子,不就是儿子考上中专了吗,以后指不定谁混的更好呢。” 许伍德教育道:“你呀,还得多学学为人处世,为了这点小事不值得翻脸,你能肯定刘光齐以后混不好?说不定回头有求到人家的时候,花点小钱留个人情,这还是很划算的。”
许大茂想了想,随即有些悻悻道:“那好吧。” …… “奶奶,咱要意思多少?”徐得庸在家里问道。 徐南氏道:“你现在成家了,你说的算,就算不给也无所谓,易中海不是说了吗,全凭自愿。” 徐慧真闻言眨了眨眼睛道:“奶奶,不给不好吧。” 徐南氏不以为意道:“你们看着办吧,这事我不管。” 徐得庸冲徐慧真耸了耸肩。 最终,他们夫妻商议就给之前刘光齐在他们结婚给的礼钱数。 至于院里其他人给没给,给多少,徐得庸也懒得理会。 院里人虽然对易中海的提议有些微词,但也没人在这事儿上较真,毕竟是院里第一个中专生,未来的事谁也说不准……。 …… 日子如微波荡漾不断蔓延,转眼一星期过去,又是周末。 这一天是农历七月十四,“二七之数”,明天就是中元节,今天要祭祖上坟。 中元节,俗称“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而被称为“中元节”,则是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佛教则称七月半为“盂兰盆节”。 “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是道教的说法。根据古书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是“上元”,为天官赐福日;七月十五是“中元”,为地官赦罪日;十月十五是“下元”,为水官解厄日。 一定意义上,七月半祭祖节归属民间世俗,中元节归属道教,盂兰盆节归属佛教。 比较有名的形式便是放莲花灯,所谓“莲花灯莲花灯,今天玩了明天扔”。 它的诞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核心是敬祖尽孝。 七月乃吉祥月、孝亲月,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稻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 在《易经》中,“七”是一个变化的数字,是复生之数。所谓:“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 七是阳数、天数,天地之间的阳气绝灭之后,经过七天可以复生,这是天地运行之道,阴阳消长循环之理,民间选择在七月十四祭祖与“七”这复生数有关。 …… 感谢“风不羡”“redwhirlwind”“于飞1”“书友2017***5384”“书友2021***8211”“书友2021***3124”等兄弟的月票 感谢兄弟们的每一份支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