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四章 (第2/3页)
格局,别老想着国内战争这么样怎么样。” “可提出攻打法兰的,不是你和你代表的那些代表们吗?我的总理大人,我可是从未说过一句要打法兰。” “你……”总理立刻回忆之前安南所说的话,大致上说的内容中,只有话中的意思里有攻打法兰,这也只是在硬说的情况下。 大家这才注意到,安南确实没有说过“要打法兰”这样的话,而是法兰能够帮助他们。 人们总是能够靠自己的智慧,将别人的话联想成各种各样的情况,以至于大家总理解错别人的意思。 等到台下的代表们纷纷安静下来,安南开始解释自己的建议:首先是国家为了发展,扩大领土是必须的,好在加纳的一面是非沙漠的绿地,之后便是高山,这些都是无国界地带;但加纳一旦向外扩地,必然有一些小国争取自己在奇利地区的最大利益,也就是向加纳发动进攻,这些小国虽然与加纳有着沙漠民族同盟的说法,但各自都是心怀不轨的;加纳又急需那片土地,就必须得守备与开阔两步同时进行,这样一来兵力肯定不够。 当然以加纳的实力,可以选择主动出击的策略,将对自己有威胁的效果消灭,可这是一个绝对错误并且没有回头路的选择,加纳会陷入一个循环之中不得自拔,也就是攻打一个国家,遭到其他小国的围攻,攻下一个国家,再打下一个攻打自己的小国,国家也因为战争增加巨额的开支,最终导致民不聊生。 这时安南提出了这样一个,加纳国至今都未曾做过,世界上也没有几个国家敢去做的事情的建议。“让我们试着调集一下周围同盟们的部队,然后将这情报泄漏给法兰,说我们加纳联合沙漠中的其他国家,准备强攻拿下法兰所占有的奇利地区,他们一定深信不疑。” 凭什么呢?法兰会不会相信加纳泄漏出的情报还是问题,在这个世界上一切带有目的的军事行动都应该保密,贸然将秘密情报泄漏,只会让对方发觉这事情有问题。 安南依旧信心满满,好像从来不考虑甚至不认为事后会出现后顾之忧,更何况加纳共和国的高层都清楚的知道一点,沙漠地区的这些国家,都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在拥有同盟关系外,互相之间也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就算有这么坚实的关系基础,他们也不会无理由地任由加纳调动自己的兵力。 现场也有反对的声音,反对者的意见也多种多样。 而在全国代表大会上,每一个提案是否会被通过,都将通过投票表决来进行。 讽刺的是,在参加人数将近百人的这届代表大会上,实际投票的人数竟然屈指可数,在之前一片反对的声音响完后,没有一人投出反对票,有将近九十个人弃权。 安南的这项提案被通过,随后就是法兰所知道的,加纳共和国联合周边地区的两个同盟国,集合几个兵团的兵力驻扎在两国边境地区。 这几支部队全部集中在加纳国的境内,这看上去就是加纳联合其他两个国家准备一起向法兰发动袭击。 谁又知道,这一步只是安南为自己的这个国家想出的针对周围沙漠同盟国的一个陷阱。只可惜愿意协助的国家只有两个,两个国家派出的兵力加起来还没有加纳的一半多。这两个国家之所以派那么少人,问其原因回答说是为了减少加纳的负担,因为一旦聚集在加纳国内的本国兵力过多,势必会给加纳带来一定的麻烦,补给的问题在所难免,稍有摩擦,这问题恐怕就提升到国际水准了。 当然这些都是想不出推辞理由,又不想多派兵的借口。 加纳共和国军军营中,一位满嘴胡须的将军遥望周围同盟国的部队,脸上露出不削的笑脸,嘴巴因为过长过密的胡须,看不出变化。“哼!安南想出来的好主意,最后上钩的只有两条小鱼,正所谓偷鸡不成蚀把米,照这状况下去,没等法兰和其他两个国家交战,我们加纳的这四个兵团都得交代在这。” 安南上报的提案被采纳后,上到最高领导人都没有做出反对表态,并对军队下达了相应的命令,同时调动第二骑兵团、第二步兵团、第三步兵团以及第四步兵团这四个兵团,由名为赫扎的将军率领。 这四个兵团虽然执行了最高领导人下达的命令,可里面大部分的人都不愿意打仗,一些级别高级一点的将领如将军、骑兵团长、步兵团长之流还知道命令中的一些内幕,这些人淡定地持观望态度。那些士兵就不一样了,这个国家刚建立才不过数十年的时间,军队体系和作战能力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无知的士兵在出发前就听到有传闻说,加纳预备集合其他几个沙漠同盟国家,一齐攻打法兰所占据的五分之一的奇利地区;本来预计可能有数个国家一起,还让加纳的这些士兵感到一点安慰,但现在集合在这里的国家不过才两个,军力加起来还没有加纳自己多,事实让这四个兵团的士兵开始畏惧,他们害怕战争打响,害怕作战、害怕战死,哪怕是为国捐躯。因为这一战的直接原因是他们自己的国家,战争是由他们国家挑起的,并非是保卫家园,他们又为何为了这样一个之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国家而战死沙场呢? 当战争的理由不再是保卫家园,而是为达目的或者侵略他人,士兵们整体的战斗力会下降几个档次。 军营中,一个士官长看不下去,他反对加纳联合其他国家攻打法兰的提案,作为将军手下的他,走到正遥望四周的赫扎将军身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