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八章 吴使 (第2/2页)
”那汝南已是他蜀国所有,刘禅安能轻易交出?”张昭答道:“我出使之人可多备金银珠宝,与那蜀国相商时,言可以财物补其损失,同时以两国之盟相激,相必可成。”孙权想了一下后问道:“那以卿之见,派何人出使蜀国为好?”张昭答道:“臣以为诸葛瑾之子诸葛恪虽然年少,然聪慧过人,又极善机变,可出使蜀国。况其与蜀丞相诸葛亮有亲,那蜀主刘禅想必不会难为于他。“ 孙权说道:“善!就依卿家之言,迁诸葛恪为秘书郎,令其出使蜀国。”张昭领命自去,诸葛恪也开始准备蜀国之行。 消息传到我这里后,我在朝会之时问众朝臣道:“今有吴国派诸葛瑾之子,秘书郎诸葛恪为使前来我蜀国,想必是为那汝南郡一事而来,诸卿有何应对之策?”众卿中有一人出班而奏,我一看,是丞相府长史蒋琬。蒋琬奏道:“陛下,那诸葛恪虽然年少,但素有才名,又善于机变,此次定是有备而来,陛下切勿小看此人。须早定应对之策才好。” 陈震也出班奏道:“陛下,臣出使东吴之时,与此子亦有过交往,此子实不凡也,陛下当慎重以待。”陈震的话刚说完,杜琼就出班说道:“汝等休涨他人志气,灭自已威风,那诸葛恪只一黄口小儿已,我朝中诸位重臣岂会输与一黄口小儿?” 我一见此景,不欲手下为此争执,便开口说道:“几位勿争,那诸葛恪善机变之名,朕也有所耳闻。然其若为汝南之事而来,其理在我。姜维将军是在吴国久攻不下,无奈撤兵之后,才从魏军手中夺得此城,戓有取巧之意,然无与吴国相争之实,其耐我何?朕是不会轻弃此要地与吴国,而换回两国交好。此意已定,那诸葛恪就是再善机变,又能如何?” 我此言一出,众卿俱无话可说,大家便按我所定之言准备诸葛恪的到来。二十余日后,有侍者来报,东吴使者诸葛恪已至成都府外百里之处,明日可进成都府。我既命大鸿卢杜琼派人明日一早于成都府外十里亭迎候东吴使臣,并仔细待客,朕会于三日后在宣政殿接见其人。 三日后,宣政殿上,百官齐集,在侍者的通传中,诸葛恪手捧国书进得殿来。诸葛恪平施一礼后呈上吴王孙权之国书,待我示意安公公接下后,便开口说了一些互相问候之类的官话。我见诸葛恪此人虽是年轻,但言谈举止有大家气度,更是言词间滴水不漏,极为老道。不禁为之暗中叫好。 此时,诸葛恪说完了开场之言,终于说到了正题。他说道:“蜀皇陛下,蜀国与我吴国前些时日,刚有同盟之约,却不知蜀国为何又违背盟约,占我汝南郡?”诸葛恪此言一出,我还未回话,臣中已有一人出班而立,我一见是谏议大夫卻正。卻正先朝我一礼,而后对诸葛恪问道:"请问吴使,那汝南郡城何时为你东吴所有?而我蜀国又何时从你东吴手中占下汝南郡城的?” 诸葛恪情知自已所言有所不妥,听郤正此言争辩道:“那汝南郡城,我东吴已攻击多时,只待稍息之后便可一鼓而下,而你蜀军却趁我整军之时,突袭汝南郡城,在魏军无力再战之时一举而下,这岂不是与从我吴国手中夺取一般?”卻正冷笑一声说道:“那依吴使之言,凡是你吴国攻过之城,不论是否攻下,俱为你吴国所有,而我蜀国就不得再攻取是否?” 诸葛恪说道:“依我吴国与蜀国所订之盟约,那汝南郡本就应划为我吴国所有,是你蜀国先违反盟约抢占了汝南城。”卻正还侍开言,那大鸿卢杜琼抢先说道:“吴使远来劳顿,今日就议到此处吧,待来日我蜀吴二国再行商议此事不迟。”卻正正要争辩,我开口说道:“也罢,此事对错以后再议,吴使远道而来,朕当设宴待之。大鸿卢杜琼,此事就交于你来cao办。”说完,我示意退朝。 回到御书房后,安公公向我道:“陛下,今日朝堂之上,我已明显占了上风,为何杜谅却来岔开话题,而陛下您也同意杜琼此举?”我一笑后答道:“其一,朕此时尚不欲与东吴交恶,所以不可逼之太甚。其二,那诸葛恪是诸葛丞相之侄,朕还是要给些面子的。其三,此事缓议也是给其一个台阶下,其势必弱三分,当可从中得其利也。”安公公晃然大悟道:“陛下实在是胸有成竹也,那诸葛恪如何能是陛下之对手?”我又一笑不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