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八章 也就背下来了 (第1/2页)
台前台后所有人还沉浸在萧飞刚才那马派韵味十足的四句唱里,这场《黄鹤楼》也接近了尾声。 “合着您这什么都不懂啊!” “什么叫不懂,我这么大的艺术家,想当初四大须生” 还没说完,潘芸亮就躲到了一边,引得观众哈哈大笑。 “行!我以后要是再跟你唱戏,我就是茄子!待会儿我一叫板,你打一个四击头,仓仓叭崩登仓!出来一亮相儿,改快的仓仓仓……崩登仓!最后还有一个哇呀呀!记住了吗?艺术家!” “在哪儿哇呀?” “崩登仓后面跟一个哇呀呀!” “哇呀完了呢?” “打家伙啊!仓来七来仓来七来仓。” “仓来七来仓完了哪?” “唱。” “我唱?” “你别唱啊,我唱,好嘛,这艺术家都学什么了?棒槌都比你直溜!赶紧的吧,唱完了,我得洗个澡,去去晦气!” “山人诸葛亮,等候翼德张。” “走哇。” “仓仓叭崩登仓!仓仓仓……崩登仓!哇呀呀呀呀呀呀!” 萧飞架势都已经摆好了,结果愣是被潘芸亮给堵了回去,那一口丹田气堵在嗓子眼,差点儿自废了武功:“我哇呀,我哇呀!“” 潘芸亮:“那你不说明白了!我当我哇呀呢。” “我哇呀。” “行,你哇呀,哇吧!” 萧飞一脸悲愤:“哇……你都哇干净了,我还哇得出来吗?打家伙吧!” 潘芸亮:“仓来七来仓来七来仓。” “心中恼恨诸葛亮。” 嚯 萧飞一开嗓,台前台后又惊了,刚才扮刘备的时候,用的是马连良先生的唱腔,现在扮张飞,铜锤花脸,这是 裘派! 没错,就是裘派! 裘派的代表人物自然就是裘盛戎先生,老一辈的京剧花脸名家,现在人知道的不多,提起花脸,基本上首先想到的就是裘盛戎。 裘先生的唱腔,除了继承净行前辈雄浑豪放的特点之外,还吸收融合了老生、青衣唱腔中低回婉转的特色,形成一种韵味醇厚、含蓄细腻、委婉迂回、节奏鲜明、轻重缓急相间、刚柔相济的唱法,从而确立起独具风格的裘派唱腔。 实事求是的讲,裘盛戎先生演花脸行当,天赋条件并不算优越,裘先生本人身材短,体型瘦,脸庞小,嗓音不如金少山先生等人那种有彪悍气势的大音量。 可是,裘先生善于扬长避短,刻意求进,在运腔、用嗓、字眼儿上狠下功夫,运用刚柔、强弱、高低、宽窄的变化,形成对比的技巧,创造出一种洪亮、浑厚、细腻、甜润的花脸声腔,别有一番韵味。 简单来说就是俩字——透亮。 “仓!” 潘芸亮也是暗暗心惊,他实在是想不出来,还有什么事这位师哥不会的了。 萧飞此刻也是运足了功力,将裘派唱腔发挥到了极致:“做事不与某商量。” “仓!” “怒气不息” “答仓!” “宝帐闯。” “仓仓仓……仓。” “快快还某大兄王。” “仓七仓。” “可恼哇!” “答仓。” “可恨!” 潘芸亮:“要死啊?” “又怎么了?” “干嘛龇牙咧嘴的,可恼可恨?说谁呢你!” “这不是唱戏嘛,该您说话啦,艺术家!” “山人送主公。” “送主公?我是张飞!” “送张飞。” “还接李逵呢!” “什么词儿啊?” “一句不会啊?三将军进得宝帐怒气不息,为着谁来?” “还是老词儿!” “知道你不说!” “不知道这句搁哪儿?” “这跟不会一样啊。” “不知道什么时候说。” “就这时候说。” “就这钟点儿说,再来!” “可恼哇!” “答仓!” “可恨!” “啊,三将军,进得宝帐怒气不息,为着谁来?” “先生啊!” “啊,怎么着?” “我就为着你来!” “噢,你为我来?” “正是!” “我不惹你!” “这像话吗?” 最后的底一翻,俩人伴随着观众的掌声和叫好声,鞠躬下台。 这场虽然是老段子,但是里面被加进去了许多从来没听过的新东西,再加上萧飞的两段唱,分别展示了马派的老生,还有裘派的花脸,单单是这个,就足够值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