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7章 正式立项,南极星手机! (第1/2页)
; “我看行!” 第一个说话的是罗东,这个光华管理学院出身的高材生早就跟夏宇提过建议,只是那时候极星产品大卖,现金流很好没什么必要而已。 他双手搓着茶杯看了夏宇一眼,继续道:“企业发展离不开资金,而必要的资本运营绝对是必须的。三星、微软都不缺钱,可人家就是拿着几百亿美元的贷款继续赚钱,极星早该学学了。” 他是夏宇看着说的,夏宇笑骂着回了一句:“别扯那么远,不过话倒没错。” 杨春生是最清楚夏宇在手机领域的庞大野心,也点头说:“极星进军手机领域底子薄,如果能进行一场合适的收购,技术和人才上能得到很好补充倒是真的。” 夏宇点点头,又看向刘明胜,这小子直接就一句:“我没意见!” 其他人也没有反对的,毕竟这也是现代企业的正常运作。只有夏明德提议,不要一下子把贷款金额定的太大,但也是支持的。 见这情形,夏宇开口说:“好,那这事儿就这么定下来。海龙这事先麻烦你联系会计师事务所做一下先期资产评估,该准备的资料也准备下。对了,极星电子现在最新财务状况如何?” 因为上一次统计还是2004年底的,而接下来的1月份,极星电子凭借北极星s1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数字估计还要变化不少。 “夏总稍等”,已经彻底坐稳新财务总监位置王海龙很快从自己手边资料中找出一份,随即通报道: “……截止一月底,极星电子国内市场应收账款9820万、海外渠道伙伴1860万美元;欠缴供应商货款是1.2亿,大部分在一季度底前需要交付;包括7800万零售伙伴保证金在内,极星电子目前拥有的账面现金是2.38亿。” 夏宇问:“保证金暂时暂时不考虑,也把上半年主要预算都刨除保证运营,再算上这个月底到账的应收账款和欠缴货款,我们这个月底能动用的现金有多少?” 王海龙啪啪的敲打这计算器。很快报出一个数字:“最多1.3亿。” “嗯,那我们这次的贷款额度,就暂定4亿吧。估计接下来s1还能带来一笔收益。” 这是一个相对风险不大的数字,无论是通过固定资产抵押还是项目融资等方式都不会太难,毕竟极星的现金流太好了。 夏宇又问了一下大家是否有金陵方面够得着的人脉资源,结果却再次失望。 看来只能走一趟,过去见机行事了。 …… 无论是熊猫移动还是中科健的收购。贷款下来和谈判、核查通过等都不是短期的事情,而且极其耗费精力。 夏宇估计,自己去参加保送考试之前的这阵子,恐怕都要耗在这件事上,还不能保证有结果。 所以研发方面的工作不能耽搁了。 从这边离开,他就立刻往杨春生新租下的手机事业部研发中心了。 目前这个团队也有了将近四十人。而且绝大多数都是有相当经验的专业工程师。 其中,由猎头公司推荐的一个高端人才彭文山,更被杨春生夸个不停,夏年前见过一面没细聊,印象还可以。 从简历看,这人是北电网络、爱立信、摩托罗拉三家行业巨头出身,目前三十三岁做到了摩托罗拉华国研发集团高级经理职位。因为研发方向受到排挤被极星电子以30万年薪挖过来,目前待遇是这边杨春生和范平泽之下最高的。 2005年初的30万年薪跟2014年可不一样。要知道这时候羊城的平均房价还不到五千! 在年前的总结会上,夏宇已经跟杨春生商量过极星电子第一款手机的研发思路,即效仿北极星k1在mp3市场的玩法、追求高性价比的低端手机。 但相比mp3而言,一款手机要考虑的东西就太多了。 简单的说,一部手机的可以称得上“大件”的零件少说也有七八十个,光核心的就有基带芯片、主板、屏幕、电池、存储等很多种。 当然,目前手机生产已经完全模块化。各种零件和模块的纯制造工作完全取决于遍布全球的零件配套生产商。手机厂商只要负责设计手机、最后组装就可以了甚至组装都能外包给代工厂。 嗯,跟mp3差不多,但要更复杂得多,高效、全面的供应链管理必不可少。 可即使如此,还有一个问题让夏宇和杨春生都在头疼。 那就是最核心的还是芯片方面。 虽然未来赫赫有名的“上寨之王”联发科公司已经陆续推出了高度集成的“交钥匙”方案,但目前还远不完善,且质量上不能保证。 事实上它们也是到2005后半年。看到华国手机公司经过一轮洗牌后再次爆发出巨大潜力,才推出“精品计划”而彻底在手机芯片中集成主板和通用软件,然后全力向这个领域推进并向华国公司大规模推广,最终成功主宰整个“山寨机”格局的。 最关键的是。这时候联发科的口碑实在太差,极星电子虽然产品定位是主打性价比,但品牌定位是精品策略,绝对不能自毁招牌。 同理,国内的展讯通信再次直接被他排除在外。 所以他把芯片目标放在了飞利浦、高通、英飞凌德州仪器(ti)等国际大牌公司身上。 可问题是,这些公司根本没有夏宇想要的现成芯片推出。 他想要的极星电子第一部手机是什么样? 什么主流的100万像素牌照、高清彩屏、蓝牙等等功能全部不要,只要保证通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