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娱大佬养成记_第一百一十章 认清现实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章 认清现实 (第2/2页)

七八十分及格线以上还是能做到的。

    张亿谋这种专业院校毕业的学生,缺的并不是技术,而是工作经验,恰好,港岛能够给他足够的工作经验。

    “咳咳,那个,邵监制,我如果想拍电影的话,能不能找您投资。”

    到了剧组之后,内地的工作人员就不约而同的开始喊邵维杰监制,程凯歌也不例外。

    区别就是港岛来的,哪怕是比邵维杰年龄大的李汉翔,都还是喊他杰哥。

    听到程凯歌这么说,邵维杰就知道他可能已经有本子了,笑道,“只要内地允许港资过来投资拍电影,当然没有问题,如果是跟内地的影厂合作的话,我就当是送你一笔钱做人情吧!”

    陈凯哥不太懂邵维杰的意思,道,“邵先生就这么不看好我拍的电影的票房?”

    “不是不看好你拍的电影的票房,是不看好你拍的电影的海外票房,一旦和内地的电影厂合作拍摄,内地的上映权肯定是归他们的。你知道目前为止内地到港岛上映的电影最高票房是多少吗?”

    “这个,我还真不知道。”程凯歌摇头道。

    “你可以问问凤凰院线的夏梦小姐,在与邵氏合作以前,他们凤凰院线有没有票房过百万的内地电影。”

    “连破一百万的都没有?”

    “没有,破五十万的可能都没有,因为内地的导演喜欢拍现实片,这东西寡淡如水的没看头,观众在电影院待一两个小时,还不如在港岛任意一条街道蹲一两小时看看人生百态来的有意思。”

    原世界的凯歌85年拍的黄土地,在国内是一片赞誉,其票房是多少?

    官方统计,809块。

    没错,就是几百块钱,不够买胶片的钱。

    按照内地一两毛钱一张票的价格来算,也就几千个人买票进了电影院观看。

    那还是八五年,经济形势比才刚刚八二年的现在要好的多。

    电影完全不能产生经济价值,只是搞出来自嗨,这肯定是不行的。

    邵维杰之所以想要提前几年冲进内地拍商业电影,就是想在内地带起一股拍商业电影的风气。

    先搞钱,有了钱你才能拍更多的电影,才能去搞艺术。

    当然,现在的情况与原世界有很大的出入,由于邵维杰的乱入,内地加快了文化产业的改革,国营院线有高达数千块荧幕的播放量,或许能让内地电影的票房能在明年上一个大台阶。

    但如果不朝商业电影的方向发展,邵维杰还是不会太愿意投资内地这些导演拍的片子。

    他从来不觉得将国内一些落后时代的伤疤揭开来给西方人看,拿一些奖回来,是什么为国争光的表现。

    如果你给人家的形象一直是落后的,你还想人家多瞧的上你?多愿意跟你做生意?

    往往你越是落后的时候,人家向你倾销商品的时候要价会越高,因为吃准了你造不出来。

    现在内地电影应该让海外看到的是开放之后的新面貌,是内地的劳动力有多强,是工业潜力有多大,这样人家才会上门来找你合作。

    所以,邵维杰要从一开始就让这一代的导演认清现实。

    这也是他为什么愿意带着这些人来自己的剧组学习拍戏的原因,实际上,他们的拍摄工作有没有这些都能进行,港岛的剧组随便来一个龙虎武师都能给你把摄影灯光全给你兼了。

    不信,你看看剧组里的元滑,元兵,刘洵都是些什么人,个个都是能演能导还能打的大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