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 光明顶会所 (第2/2页)
房屋,隐患巨大。 “惊人的好!” 所以米柳京为萨哈林小学捐赠了一栋教学楼。 别的不说,冬季取暖就是个大问题。 米柳京和米哈伊尔虽然自己有车,还是挤到乔治的车上,所幸房车的空间足够宽敞,倒也不感到拥挤。 多尔戈鲁公园里,还有米哈伊尔的雕像呢。 帝国大道两侧,是目前海参崴城建的精华地带,从帝国广场开始,一路上的广场就有四个。 “十年内,萨哈林岛不收税。” 别说名字了。 广场的名字很随意,从帝国广场往前,分别是罗曼诺夫广场、尤里耶夫广场、以及多尔戈鲁广场。 至于库页岛上的人们。 但是在生活水平上,完爆这个时代的绝大部分农民,以及市民。 米哈伊尔不觉得库页岛上的人们受了委屈。 这些问题急不得,确实是需要时间慢慢解决。 米哈伊尔得意洋洋,这确实是个好办法。 于是位于德语社区的穆麟德小学,就成为海参崴第一个私人捐赠的小学。 海参崴市政府收的那点税,要开拓农庄,要发展工业,要修铁路,要努力提高海参崴的基础建设水平,等腾出手来给学校盖教学楼,还不知道要等到哪年哪月呢。 米哈伊尔才不会在这种事上失误呢。 圣彼得堡的大公们,住的是宫殿或者祖传的庄园,出行有帝国安排的卫队,衣食无忧,可不就只能追逐华服美食呗,否则要那么多钱干什么。 米哈伊尔在这方面,充分发挥多尔戈鲁科夫家族的不要脸精神,所有想和海参崴机构进行合作的机构或者个人,总得意思意思吧。
乔治也忘了。 在海参崴盖房子真的很简单。 你都最优秀了,还能做的更好吗? 海参崴的发展确实不错,潜力十足,前景广阔。 海参崴大学虽然连影都没有,图书馆却已经建好了,而且是对海参崴全体市民开放,谁都可以来借书。 海参崴的一切荣耀都属于乔治。 乔治要给库页岛居民一些弥补,仅仅是免税还不够。 乔治没有坐地铁,而是乘坐汽车,沿帝国大道前往光明顶。 米柳京是个极其负责任的人,到任之后,花了整整半年时间,将阿穆尔地区几乎走了一遍,连最远的库页岛都去了。 其实费用也不高,一万卢布而已。 “不,没有最优秀,只有更优秀。” 阿穆尔目前的建设,集中在海参崴至伯力-尤里耶夫一线,连庙街都还没有顾得上。 岛上没有税务官,没有驻军,更没有海盗的sao扰,还有什么可挑剔的呢 说到盖房子。 要知道,连高丽都没有以闵妃名字命名的学校。 海参崴的冬天也不是不能出门,狗拉雪橇和马拉雪橇都很常见,和热带地区相比,海参崴冬季的冰天雪地,还别具风情呢。 所以海参崴迟早要将所有幼儿园和小学,全部换成钢筋水泥土建筑。 米柳京并不觉得乔治不合格,纵观俄罗斯帝国的所有大公封地,乔治的阿穆尔是发展最好的,也是最快,最具潜力的。 钢铁机械石油,跟普通人的生活都没有多大关系。 所以真别以为库页岛上的人们有多苦,他们的教育和医疗确实是不太方便。 海参崴市内的广场和公园里,就有很多艺术家制作的冰雕,假以时日,海参崴也能搞个类似冰雪大世界的狂欢节,惊爆世人眼球。 米哈伊尔来到海参崴之后,将一些海参崴人安置到库页岛开发农庄,然后米哈伊尔就忘记了这件事。 后年海参崴的第一批小学生即将毕业,中学的设置已经提上日程。 多尔戈鲁广场和另一个多尔戈鲁公园,都是米哈伊尔捐赠的。 效果自然也是极其显著的。 但同时问题也不少。 但如果躺在功劳簿的上睡大觉,米哈伊尔就可以退休了。 米柳京也满意。 俄罗斯帝国的有钱人很多。 “乔治,米沙已经做的够好了,在我看来,他是整个帝国最优秀的市长。” 地窝子就是在地上挖个坑,墙壁和屋顶用圆木加固,风吹不到,雪压不垮,理论上想挖多大挖多大。 “我们今年送去了渔船和猎枪,又在萨哈林岛修建了学校和诊所,我们已经做的够多了。” 乔治肯定不会承认这个雕像是他自己。 叶卡捷琳娜有时候也是恶趣味十足。 乔治从车上下来的时候,两排侍女在叶卡捷琳娜身后一字排开,乔治感觉不是回家,而是到了某种会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