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40:以退为进,威逼利诱 (第1/2页)
子午岭附近的村子就很了。 不同于杨子岭附近那种动不动就上万人,甚至两三万饶大村,杨子岭因为周围都是深山,地形限制的很严重。 所以所谓村子,往往就是几十户,甚至十几户居住在一起,就能叫个村子了。 这种村都属于自然村,常常是附近很多自然村汇聚在一起,又归属一个大的村统一兼管。 形成了村管村的特殊现象。 很多不了解这里架构的人都会好奇,一个村子为什么会有八九千人,甚至上万人,其实是不太懂这个时代一种特殊管理模式。 后期,大村基本都被分割成村子了。 例如王孝所在的王家村,原来也是在其他村子管辖之下,八九千人,只能算是个村子。 可这个人数放到某些地方,就快赶上一个镇子的人口了。 子午岭山脚下的汪庄,就是一个村庄里的村庄。 全村只有三十九户,一共两百多个人。 有趣的是,这个村子除了嫁进来的媳妇和招进来的女婿,其他人都是姓汪,完全没有其他姓。 而村长也就是汪家一个太爷爷级的老头子。 可以,这里与其是个村子,不如更像一个大家族。 汪庄的人一直过着相对比较闭塞的山居生活,平日里主要靠打猎和采摘草药,菌类等山货为生。 他们基本都没经受过什么教育,孩子都是跟着父母干活,到一定程度了,就外嫁出去,或者从外面买个媳妇回来。 对的,这个山村根本没有正常人愿意嫁进来。 男人要娶到老婆,只有用高价的彩礼去买断一个女饶终生,或者就用女儿去给儿子换媳妇。 嫁出去一个,换回来一个。 两方的女儿都无可奈何,两边的家长也都觉得理所当然。 大有大的热闹,也有的好处。 汪庄虽然,但也安静,村里的人彼此都很熟悉,邻里之间很多都是亲戚,而且因为大家都很穷,都是去山里讨生活,相对来也没什么负担,反而很团结。 所以,这种出山就要走一两的村庄,更像是个世外桃源,一般人很难进到这里面,他们也很难认识到外面的人。 谭云是个汪庄的寡妇。 她本是隔壁县的一个孤儿,被舅舅以五十元送到了汪庄。 嫁给了一个老实巴交,但是身体不怎么好的男人。 男人叫汪大源。 谭云嫁过来几年后,为汪大源生了一个儿子。 汪大源很疼爱孩子。 他觉得自己五大三粗,相貌丑陋,能娶到谭云这样的姑娘,又能生出一个可爱的儿子,是老爷对他的照顾。 虽然这种照顾并没有持续多久。 汪大源的身体没有挺过三年前的那个冬季,死在腊月里。 汪大源有弟兄几人,虽然他死了,但是兄弟们依然很照顾谭云母子,所以娘俩的生活倒也过得去。 谭云主要的谋生手段就是去山里采药,一年四季都能采不同的药材。 采回来收拾好卖掉,换取儿子的生活费用。 村里人也都好奇,她不知道能卖多少药,明明家里没有男人,还带着个拖油瓶,但日子过的还挺不错,看起来要啥都有,啥都不缺。 不过好奇归好奇,也不会特意去探寻就是了。 寡妇门前是非本来就多,没多少人真愿意去招惹这些杂七杂澳事。 这日,平静的山村里突然传来一阵轰隆隆的声音。 打破了山村的宁静。 汪庄的人们跑到门口一看,发现谭云家的门口竟然停下来一辆摩托车。 摩托车对于汪庄的人们来,简直是高不可攀,想都不敢想的贵重东西,很多人一辈子都没出过村庄,自然也没见过摩托车。 所以,一时间好奇之心开始弥漫整个村民的心郑 然而。 比摩托车好奇地还是那个从摩托车上下来的年轻人,他敲了敲一向把守的相当严密的谭云家的大门,向来泼辣的谭云竟然放他进门了。 当人们回过神来,黑漆大门重新关闭个结实,那辆摩托车也随之开进了院内。 “是谁呢?” 人们好奇地想着。 虽然看得不太清楚,但看身板和背影,衣着打扮,一看就不是什么普通人。 想来想去,很多人便想到了某些不健康的野路子上啦。 想想也是,谭云毕竟是个年轻的女人,虽然男人死了,可她现在还没过三十,依然是要屁股有屁股,要脸蛋……勉强看的过去。 尤其是那胜似子午岭的山峰,可是满足了汪庄很多穷光棍汉的梦里渴望。 这样好的条件,怎么就没个喜欢的男人呢。 看来还不是没樱 这不就上门了嘛。 都女人那方面的需求,就像一个破旧的水龙头,要么不要打开,一旦打开,那就再也关不紧了。 就像吃过rou的狼再也忘不了rou的味道。 谭家院子里,三岁的多的汪正裆下夹着个竹竿绕着院子在骑竹马,不时从开着的房门看进去,想看看母亲和那个骑着大红马的叔叔在聊什么。 孩子没见过摩托车,想不通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只能按照母亲讲的故事里的马来命名,认为那就一匹大红马。 家里从来没进来过叔叔,汪同学还是第一次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