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70:遇见两个猎人 (第1/2页)
王孝觉得反正这次不是去打猎,就纯粹采集黄芪,应该没什么问题。 他有枪在手,只要不是碰到豹子偷袭,或者是狼群围攻,一般的独行野兽,都是轻轻松松能搞定的。 早上吃过饭,王孝帮妻子将要晾出来的衣服和尿布等东西全部晾好,然后独自提着枪,腰里缠着袋子进山了。 本来是不想带狗子的,害怕这几个家伙到那边去碰到厉害东西,没命的上去就冲,很容易被被反杀。 但李雅丽认为他一个人去山里实在有点危险,还是带着为好,起码也有个帮衬。 怎么着,也是三只成年狗子。 对付熊和野猪不行,咬点其他东西还是能撑撑场面。 王孝觉得算是有点道理,所以将狗子便又带上了。 狗子们自从上次受伤后,一直都没有正式进过山里,好不容易放出来,可都乐得不可开交,在山道上撒起欢儿到处乱跑,惊得原本躲藏在灌木丛里的兔子和野鸡们纷纷逃窜出来,四散惊跑。 狗子们想去追,被王孝喊住了。 告诉狗子们今的任务不是追这些东西,而是去西峰那边干大事。 现在都把体力一个个耗费完了,过会真正用到它们的生活,不就一个个都变成软脚虾了嘛。 狗子们这才收回心,老老实实在前面带路。 气很好,虽然吹着西风,但不是很冷,走在山道上还挺舒服。 一个多时后,王孝已经过了东山和西山的交界处,返回去看,光秃秃的山峰逐渐变得青翠起来。 大自然就像是个神奇的理发师,给山理出一个很特别的发型,东边是光秃秃的剃光头,西边则是满满的头发。 王孝四处观察下地形,并没有径直而前,而是向更高处攀爬。 黄芪喜欢向阳,又很怕潮湿,所以一般生活在山峰的南坡或者东坡,能更多晒到太阳的地方。 而且这个地方要排水非常通畅,尽可能保持长期干燥,最好是砂土为主。 王孝寻找黄芪自然也是专门向这些地方去走,其他地方倒也不是完全不会有,但数量相对较少,而且成色也不会很好。 正常的黄芪都是三年采摘,选择是秋季或者开春没有发芽前挖根。 因为它的主根扎得很深,挖的时候要相当心,不要损坏了主根,否则成色就会大打折扣,算是很大的损失。 对于很多草药的知识,王孝是精通嘛也不精通,但却基本都知道一些。 前世林场是有专门负责这些事情的,他耳濡目染,自然也就懂得了一些知识,再加上有时候还帮助一起采摘,经验也就越来越丰富了。 继续走了大约半个时,王孝终于发现了一堆成色很不错的黄芪。 虽然叶子和茎都已经枯萎,但因为是生长在松树下,没有受到其他影响,被周围的杂草刚好掩住了,形态保持的很不错。 王孝将锄头拿下来,先将周围的土全部挖松,然后用锄头一点点开始刨土。 但因为是冬,地冻得相当结实,他刨了一会发现没有效果,速度实在太慢,便直接将短匕抽出来开始挖土。 临近过年的时候,他终于从公安局里拿回来直接的短匕,但还是被“特殊教育”一番,告诉他这种东西要少用,属于半管制的刀具。 鉴于他特殊的职业,勉强允许使用,不过也算是记录在桉。 他这把匕首非常锋利,切骨头都不在话下,挖起土来自然很轻松,效率也提升很多。十几分钟后,他已经将附近的一撮全部挖干净。 大致估算一番,应该有多半斤。 站起身来,他看看前方,发现不到一公里外有一片茂密的青杨林。现在虽然青杨的叶子落了个光秃秃,但因为青杨生长的地方一般都是砂土,也比较干燥,往往在附近就能看到黄芪的存在。 他准备去那边试试运气。 青杨是杨树的一种,但这种杨树特别能长个子,而且长得非常快,一棵三十年左右的青杨树,就能长到几人围。 最高的青杨树可以长到三十多米高,是真正的参大树。 果然,王孝的预测很准确。 在杨树林附近,他的收获颇丰,几乎不用这么挪地方,只要沿着树林一直往里走,隔一段距离就能找到一簇黄芪,半功夫不到,起码能搞个五六斤进账。 他的计划是准备搞个四五公斤黄芪,基本就能满足张文远的要求,这眼看着就完成了多一半的任务。 【话,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换源app,.huanyuanapp安装最新版。】 不知不觉,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