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谋生1984_200:你不仁我不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00:你不仁我不义 (第3/3页)

好好喝一壶。

    反正这个拉电入乡的工程,也不是清泉镇一家再搞,不同地方供电所都在做这件事情,想必不同的乡镇,大家都是竞争关系,要是清泉镇慢了,其他镇子就会快一些。

    到时候,李站长就会处于劣势。

    他是人家不愿意发电线杆,这理由明显站不住脚,领导只要问一句,为什么别的人可以,就你这边不行,那就能堵住他所有的路。

    这种公家的人物,可看重这些东西了,这种事情做好了就是业绩,做不好的话,那反而就成了负面影响。

    不进则退。

    王孝倒是想和别人都好好相处,但若是因此要让他被动,那可就不行了。

    “米老哥,你也不要着急,俗话的好,车到山前必有路。这件事肯定是有什么内情在里面,只是我们不知道消息罢了,等下午你去找了那个供电站的负责人,应该就清楚明白了。”

    “但愿如此,我想也是。”

    “上次你好像你们村是专门做豆腐产业的?”

    “嗯,其实能发展到这个是意外,因为我们村里恰好有一户人家,兄弟几人都是做豆腐,我通过观察,发现他们做的豆腐味道很好,质地也不错,很受方圆乡镇的百姓们喜欢,所以便和他们商量,让这种好的手艺产业化,全村的人都做起来,这样经过这两年的发展,我们米家村的豆腐已经远近闻名。”

    “好像是挺有名的,我看街道上其他豆腐都卖得不怎么样,但你们米家村的豆腐却都是供不应求。”

    “是这样。”米粮到这个点,也是感到满意,没有太过谦虚,“现在我们村的豆腐就是招牌,老百姓们都吃成习惯了。”

    “那蛮好的,”王孝点点头,想了想,“但米老哥有没有想过继续发展的事情,豆腐这种东西,能输送的距离毕竟有限,而附近的市场很快就饱和了,到时候又怎么办呢?”

    “这个嘛,我现在也在考虑。”

    米粮意外地看了眼王孝,大概是没想到王孝也能出这种很有前瞻性的话。

    他一向自以为自己是个文化人,想法和看法都比一般人高出一截,对王孝的感觉也很模湖,就是以为他只是个比较活泛的年轻人。

    所以听到王孝这样问,微微有点诧异。

    不过,他还是很诚恳地接着:“我现在的想法是将豆腐尽可能送到附近的县城或者市里。例如我们的庆城市区,还有隔壁的池县,宁县等等。相信这些县城可以消耗掉我们的产量。”

    “这样也可以,不错的。”

    王孝微微一笑,轻轻点头,开始吃起了泡馍。

    他的这番行为,看在米粮眼里,却别有内涵,似乎王孝想什么,但是没有出来。

    “王,莫非你有更好的办法?”

    “没有,米老哥的蛮好,将豆腐输送到各个县城里,基本就能消耗掉所有存量了。你们村子大概就四五千人吧,是个村子,即使每户人家都做豆腐,想必也没多少产量。”

    “是这个道理,我就是这样想的。

    “不过……”王孝话语刚落,却又欲言又止。

    “王,你有更好的建议,还不吝赐教啊,不瞒你,我们村里都是些没有文化的人,会写字的都没几个,能在这种事情给我建议的就更少之又少了。我有时候也有些迷茫,不知道未来怎么发展。若只是我自己还好,可毕竟我是村长,若是一个主意没打好,村里的人们就会跟着我受罪,那就不好了,有愧于他们啊。”

    王孝看米粮的很诚恳。

    他心里微微有些感动。

    王孝是个内心很柔软的人,他见不得人间苦难,也佩服和尊重那些真正为别人好的人。

    米粮应该是算是传统的知识分子,他们这种人身上有一种特殊的情怀,就是要为国家为人民做出一番事业。

    这个年代读书人,相对还比较纯粹,大多数都比较有理想,和后世读书很多时候就是为了能安身立命不可相提并论。

    一代人有一代饶思维模式,米粮毫无疑问,属于上一代人。

    王孝相信他是真正愿意带着村民致富。

    要不,就以他和米粮短暂的相处来看,这个中年人很多思维,就像张文远一样,已经超出了这个时代。

    既然米粮的这么诚恳,想着自己因为用电的事情,还暗地里摆了他一刀,便有些过意不去,于是便:“我就是我的想法啊,米老哥。”

    “嗯嗯,你看,我们就是随意聊,又不是制定国策大计,也没什么可担心的。”

    “老哥你想,豆腐这种东西,为什么不能远程运输呢,无非就是豆腐本来含水很多,不容易存放,还有容易受到挤压变形,以及人们每不会吃太多豆腐,对豆腐消耗的量是固定的,是不是?”

    米粮微微思考下,点点头:“对的,你得没错,豆腐毕竟不是粮食,人们不可能每每顿都吃豆腐。很多人家因为豆腐的价格,甚至一个月都不一定吃得起一顿豆腐。另外,运输的事情也很有道理,豆腐就卖个新鲜劲,所以以水嫩和新鲜为主,所以就做不到长途运输,要不我们这里豆腐这么好,送到哪里肯定都是抢手货。”

    “第二个问题,”王孝接着:“你你们要以豆腐为主要手段,发展成全村规模,从而发家致富?”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a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huanyuanapp换源app,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嗯,我就是这个想法。”

    王孝却笑笑,又摇摇头。

    “怎么,王兄弟觉得这个想法不可行,是有什么问题嘛?”

    “不是有问题……”

    “那……”

    “是问题大了去了。”

    王孝打断米粮的话,苦笑着:“米老哥,你想想,单凭做豆腐,一个人每就算不休息,从早忙到晚,又能做到多少豆腐呢?”

    “这个具体没有算过,但是如果豆子充足的话,其他不受影响,就看各家速度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