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01:埋下最重要的伏笔 (第2/4页)
,还需要切身实地去研究和摸索,这才是重要的事情,动动嘴皮子容易,落地难啊。” “话不能这么,”米粮不以为然,他笑着:“照你这么,那古时候打仗就不要什么元帅和将军指挥了,也不需要诸葛亮这种军师出谋划策,大家都是一窝蜂冲上厮杀不就可以? 动脑子看起来容易,但是实际上更难,为啥呢,因为动脑子是将没有出现的东西,先想象出来,而动手只是按照已经规划好的东西,具象化。” 王孝听米粮道什么具象化,他顿时觉得自己的文化层次太低,都有点跟不上米粮的想法了。 之前只是觉得人家有文化,没想到这么有文化。 若不是自己占着重生的福利,想在这个年代和这种人比拼,那真的是差的太远了啊。 可见,每个时代都有能人。 不要觉得自己来到了几十年前,就能智慧压倒一切 真正的智慧,一定在知识或者经验的基础上喷薄发展而生。 “王兄弟,真的是谢谢你了,我越想越觉得,你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思路啊。按理这种思路也不复杂,可之前我们怎么就没想到呢?” 王孝笑笑。 米粮的没错,这件事本来就很简单。 他只不过是前世见得多了,所以知道豆制品的种类非常多,远远不是只能做豆腐这么简单的原始产品。 米粮他们不知道,是因为他们还停留在农产品的基础模式上。 没有转向工业化的思维。 农民是大自然的加工者,他们一辈子做的事情,就是将最原始的东西生产出来,而工业化则是将原始资源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再加工,生成新的东西。 别看豆皮和豆干看起来简单,却已经算是二次加工了。 “我就是,希望能帮到米老哥一点点,我很佩服你愿意为村里人谋幸福的想法,村长到处都有,但真愿意为老百姓做事的则少之又少,这样的你,尤其显得难能可贵。” 王孝想起米粮上次开会时,身上一股nongnong的豆腐味道,听就是在和大家一起做豆腐改良工艺时,临时接到的开会通知,衣服都没来得及换。 真的是一个知行合一的人。 “一定有用,一定有用。我今回去就想想办法,去研究到底怎么落地,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到时候还要王兄弟多多指导。” “哈哈,一起研究。” 王孝着,站起身就去结账,却被米粮一把拽住,怎么都不让他过去,抢着将钱塞给老板怀里。 “好的我请客,你付什么钱呢,你给我出了这么好的主意,一顿饭都不让我请,那我心里怎么能安稳,不要推辞了,再去推辞的话,我就要生气了。” “那好吧,让米老哥破费了。” 王孝没有再坚持,两人走出羊rou店,王孝看看空,又掏出自己的手表看了眼,“时间不早了,供电站的应该已经上班了,你直接去问问吧。” “好唻,我这就去。” 米粮跨上自行车,又对王孝:“王兄弟,我知道你在王家村里,你也知道我在米家村,反正有空就过来玩,我和你很有缘,一见如故,你要是过来,我一定给你吃最好的豆腐脑。” “好,我一定去打扰你。” “走啦。” 米粮骑车而去。 王孝看着他的身影消失了,笑容才慢慢褪去。 他在想着,原先是想着让那个背信弃义的李站长好好吃一壶,如今既然涉及到米粮的事情,他愿意放松一些要求,只要将他的变压器站点搞定,他也不再计较。 不能让一个愿意实事的人难做。 再,要是折腾久了,被米粮知道是自己这边的原因,两人就不会像刚才那样畅所欲言了。 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真正能谈上话的人并不多,除了张文远能和他几乎毫无保留地交谈,今碰到米粮,就算是第二个了。 他从来没有看不起没有文化的人,情感上也很照顾他们。 但是客观来,他也需要那种平等的交流,他能从对方的智慧里吸取到养分,而他的言论和观点,对方也能接受。 这才是平等的交流。 如果任何一方处于严重的劣势,那就什么都得不到了。 . 离在街道碰到米粮,又过了一周还多。 那个李站长开始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只是想着去和文远预制厂交涉,可每次都是铩羽而归。 时间久了,再笨的人也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他联想到上次开协调会的时候,王孝好像就参加了会议。 如此看来,王孝可能和那家预制厂有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他当时的威胁,并不是大话,而是真正有所依仗。 可惜,当时直接把话的太严重了。 这,他参加了市里的供电系统会议,针对每个乡镇拉电入户的进展,市里进行进度公布,原来进展相当顺利的清泉镇如今竟然落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