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2 大唐太史令 (第2/2页)
把这首长诗的题目,一字不差的念了出来。 这首长诗,可以说是李太白一生的真实写照,也被后世称为他的自传体诗歌。 “难道,李太白真的到过这里?” 白璐回头看向林逸。 结合之前他们破解这个“轮静天宫”入口的那首《登太白峰》,很难不让人猜测到诗仙是不是真的到过这里。 毕竟他官场失意之后,纵情山水,一度访仙山,寻仙人,采仙草,炼仙丹成了他的生活日常。 从这首诗的前四句来看,好像描写的就是这“轮静天宫”的场景。 “不对,您看这里的落款,是李仙宗!” “李仙宗?李太白还有这个别名呢?” “不是!” 林逸直接否定了汪强的话。 “这个李仙宗,应该是李淳风的孙子,曾经担任神龙和开元年间的太史令,从时间上来看,他跟诗仙在长安时,或许有过交集。” 李淳风晚年前往阆中,与袁天罡共同推演《推背图》,最后客死他乡。
他的儿子和孙子都属于子承父业,担任太史令一职。 太史令,是古代阴阳五行、地理风水、预测占卜的最高官员。 这种官员跟李太白有交集,那再正常不过了。 虽然史料中并没有记载李仙宗跟李太白之间有什么关联。 也不像汪伦似的,当了一次榜一大哥,就被后世永远铭记。 或许李仙宗也只是仰慕诗仙风采的无数迷弟之一,试问当时大唐天下,谁人不仰慕诗仙大才? 就连杜子美都甘愿追随他而去,何况区区一个太史令乎? 李太白收集天底下有关仙人的内容,然后通过脑补创造出诗作,李仙宗就负责实践。 最终让他找到了这处“轮静天宫”的所在。 “那这一切就合理了,咱们进来的时候。李家本就精通天文历法,通晓阴阳五行,能找到这‘轮静天宫’也不是什么难事。 咱们进来的时候,发现被老周他们炸开的墙壁上,有魏晋和唐风格杂糅的壁画,应该就是李仙宗离开之后,将进入天宫的路封了起来,然后绘制了壁画,可惜咱们看不到壁画上的内容了。” 说到这,汪强想起了管文图。 “哎,姓管的,你还记得进来时候的壁画上都画了些什么吗?留底子没有?” 背对着他蹲坐在地上的管文图好像完全没有听到他的话,依旧坐在那里一声不吭。 “问你话呢,你小子是不是皮又痒痒了?想吃你最喜欢的嘴巴子呢?” 汪强伸手拉了一下手中的绳索,管文图还是没有动静。 “嘿,我这暴脾气!” 他几步走到身前,刚扬起来的手又忽然放下了。 “这老小子他他好像咽气了!” 几人一听,立刻扔下手里的活计,凑到了管文图的跟前。 林逸伸手一探他的鼻息,再伸手摸了一下他脖颈上的大动脉,摇了摇头。 “跟杨鼎霄的死状一模一样,身体各项机能突然宕机,神仙难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