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6章 赵云和夏侯兰 (第1/2页)
第147章赵云和夏侯兰 陆翊吩咐好众人,没有再休息,直接去巡视军营。 而鲁肃则带着徐盛、凌cao和周泰,汇聚六百死士,爬上高山,径直来到圩台城东。 一群人站在高山山顶,俯瞰着山下的圩台城。 鲁肃指着脚下陡峭的峭壁,对徐盛、凌cao和周泰道:“就是从这里下去。” “这里异常陡峭,每下去一步,都有坠落风险。” 徐盛二话不说,将腰间取下古锭刀,绑在后背。 又从地上扯下数十根野草,混着泥土塞在口中,含糊不清地对众死士道:“全部跟着我做!这样的话,即使摔落悬崖,也不会发出声音。” “诸位,我们都是死士。” “即使身死,也不能让同伴至于暴露的绝境!” 众死士见状,纷纷从地上扯下野草,和着泥土,塞在口中。 徐盛冲鲁肃点了点头,当先爬下悬崖。 众死士紧随其后。 鲁肃看着徐盛等人下去,感叹了一声。 虽然有些残忍。 但是,江东有如此多的勇猛之士。 鲁肃脸色变得严肃。 他相信,江东一定能够在主公的带领下,称霸天下! 在鲁肃看着徐盛带着死士朝着圩台城东的高山爬下之时,东阳县,陆翊带着程普等人巡视完军营,回到城中府衙休息。 街道的两边,百姓看着陆翊等人进入府衙,议论纷纷。 “我看到他们去军营了,军营发出震天的吼声。” “就这两天,绝对的,要打起来了!” “你说,我们要不要撤离这里?” “来不及了!而且,鲁府君不是说了吗?东阳县南下的城门一直打开。只要我们想离开,随时都可以。” “我相信鲁府君。” “鲁府君虽然年轻,但是,他家族可是豪族。早些年他在圩台的时候,还培养了一批豪侠,打败了很多次土匪,护佑了我们的安定。” 在百姓都议论纷纷之际,一个壮汉戴着斗笠的壮汉提着几条鹿腿,走进谒舍里。 和谒舍的官员打了声招呼,壮汉直接进入其中一个房间。 房间里,窗户口,一个身材高大挺拔,面容英俊的青年男子正背负着双手,看着外面的街道发呆。 壮汉摘下斗笠,扔到地上,然后将鹿rou放在角落,道:“子龙,刚才我从城外打猎回来,正好看到江东新主巡视完军营回来。” “军营里时不时地发出震天的嘶吼声。” “百姓们都在议论,这两天,江东就要和徐州打起来。” 青年男子这才转过头。 他叫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也是常山郡的豪侠。 他的师傅叫做童渊,是曾经大汉的虎贲校尉。 因为对朝廷买卖官职的极度失望,童渊告老还乡,在各地游历四方,在三个地方分别收了三个徒弟。 第一个徒弟,武威人,姓张名绣。 第二个徒弟,蜀郡人,姓张名任。 第三个徒弟,常山人,也就是赵云。 童渊将平生所学枪法,尽数教给赵云,之后在赵云家中溘然长逝。 童渊在常山郡居住的那段时间,时常资助当地的穷苦百姓。 甚至,经常带着当地青壮年,抵抗山贼。 一度,常山百姓安居乐业。 也因为如此,童渊逝世之后,常山百姓将对童渊的敬重,悉数转移在赵云身上。 袁绍强迫冀州牧韩馥交出冀州之后,冀州各个州郡争相归顺。 只有赵云以为,袁绍虽然四世三公,但是,野心昭然若揭。 昔日大将军何进被杀,若非他引董卓进京勤王,天下根本不会就此大乱。 为此,赵云在常山郡招募乡勇,离开了袁绍,投靠幽州公孙瓒。 公孙瓒彼时在大汉宗亲刘虞账下,又是抗击胡人的英雄。 赵云本以为遇到明主。 谁知道公孙瓒很快就刚愎自用,而且杀了刘虞。 恰逢兄长病逝,赵云便找了个借口,独自回到常山郡。 之后的几年,他虽然在家闭门不出,但是一直在观测天下局势,寻找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