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票房预测!!超30亿?不可能!(加更求订阅) (第1/2页)
反诈局要宣传片,你拍孤注一掷?正文卷第106章票房预测!!超30亿?不可能!《我不是药神》爆了。 比《湄公河行动》还要爆。 从首日票房就可以看出。 当时的《湄公河行动》是2.52亿。 而现在《我不是药神》首日票房直接破3亿。 甚至一过12点,宋昊的手机就响个不停了。 微信上、电话里,都传来道贺的捷报。 宋昊也一一感谢着:“谢谢,谢谢” 最让他没想到的是,本应该早就睡了的龙局,都亲自打电话给宋昊:“好小子,我是真的没想到,你这部《我不是药神》真的首日票房超过《湄公河行动》了啊!” 宋昊笑着:“我也没想到,龙局。” “你别给我装,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会超过了?当时我信誓旦旦说不可能的时候,伱小子没准在那偷着乐!”龙局吐槽道。 即便替宋昊高兴,但他仍然叮嘱着:“虽然你这部电影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要记住一点,人红是非多,人怕出名猪怕壮,做事前后一定要低调,知道么?” 宋昊也立即说道:“明白!” “当然了,要是哪个敢造谣诬陷你,我也肯定不会放过他的,你现在是扫毒宣传大使,是我们扫毒局的人,知道吗?”龙局鼓励道。 有了这句话,宋昊自然不会担心有哪些蛇虫鼠蚁来sao扰自己。 而另一边。 当张导得知《一秒钟》的票房只有可怜的五千万票房的时候,他立即怒了。 “去,联系一下团队,看看有没有偷票房的嫌疑!” 助理小刘一听,有些惊讶。 难道是偷票房了? 出现这种情况,大概率是影院在吃独食,既想赚钱,又不想给片方分成,所以便想出这种“瞒天过海”的下三滥招式。 比如买电影票,只给手写票根。 在软件上查询的观影人只有几位,结果到现场却发现几近满员。 现场取票后,扫出来的却是另一部电影的票据。 至于张导,他不相信自己的票房这么低。 他觉得这部《一秒钟》是自己所有作品里,最有深度的一部电影。 代表了那个年代不同人的念想。 怎么可能才五千万票房! 张导看着网络上全都是满屏关于《我不是药神》的话题。 甚至认为同期上映的电影间可能相互偷票房。 因为每家片方与影院的分成不同,影院可能会将低分成的票房偷到高分成的影片票房上,以获取更多分账。 而张导这部《一秒钟》的分成控制在业内最低。 在这种情况下,很有可能影院更倾向于把票房改到《我不是药神》那去! 想到这里,张导的眉头更加紧皱起来。 他认为,如果存在票房互换的话,那么《我不是药神》绝对不可能有这么高的成绩! “查!给我好好查!” 张导势必要把真相弄明白。 第二天的下午。 助理小刘看到一份资料报告后,有些尴尬。 她不敢把这份报告递给张导。 而此时的张导也得知了她查到是否偷票房的证据了,便问道:“情况到底是什么?” 小刘则有些支吾道:“是有偷票房的情况.” 张导一听,冷哼了一声:“果然!我看看!” 接过报告,他扫了两眼。 脸上的表情却尬住了。 并不是《我不是药神》偷了《一秒钟》的票房。 而是《一秒钟》偷了《我不是药神》! 根据筛选统计,昨天上映的当天,大大小小的影院都出现了买《一秒钟》的电影票,结果去《我不是药神》影厅的情况出现! 而且还不是个例! 占比竟然达到了票房的9%! 这下子,张导的脸都绿了。 助理小刘似乎担心张导尴尬,便主动背对着,假装忙碌起来。 上映的第二天开始。 关于张导的《一秒钟》差评如潮。 “无聊的文艺片……谁想看你的情怀啊……” “国师是想干啥,给我们展示他高超的摄影技巧以及科普胶片机的使用方法?” “时代感还原的还行,但是剧本一塌糊涂,人物动机不明,故事无厘头,为了写一首情诗而用力矫情。” “老谋子的电影出一部看一部吐槽一部。年纪大都要怀念青春了,不爱电影的其实就是你自己吧,名利、亲人,就是没有电影。” 和网上相反的口碑便是《我不是药神》。 甚至有人觉得这部电影终于有望拿下今年的华夏电影节奖项了。 面对网上的夸赞。 宋昊也没有沾沾自喜。 毕竟自己现在也只是拿了【最佳新人导演奖】、【最佳编剧奖】、【最佳摄影奖】这三个奖项。 这三个奖项,说没有含金量的话,倒也不至于。 但如果要染指华夏电影坛的奖项,那么作为导演,最应该拿的就应该是【最佳导演奖】和【最佳影片奖】了。 这两个重量级奖项,才是奠定一个导演在华娱的实力。 随着《我不是药神》的大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