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流量明星当中的标杆 (第2/2页)
起一些水花,跟那些真正的天王天后相比,他的路人缘可就差多了。 要不怎么说他是第一代流量明星的鼻祖呢? 基本上,现在绝大多数流量明星割韭菜的手段都是从他那儿学来的,包括组织自家的粉丝打投、刷榜、控评、集资应援等等。 这些手段,都是当年王时行从太极虎那边学来的,然后又流传回了国内。 正是靠着这些粉丝的力量,他才能稳坐顶流的位置好几年,一直长盛不衰。 而他的粉丝倒也的确是长情,这么多年了,好多比他后崛起的流量小生都已经凉了,他的粉丝群体却依然庞大,并且极具战斗力。 光是靠着这些粉丝,他一年就能赚好几千万,这还不算他参与那些影视剧的拍摄,以及联合资本各种各样的作秀跟商演。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算得上是资本捧出来的流量明星当中的一根标杆,只要他还在,资本就对流水线生产明星的套路充满信心,绝不会因为社会舆论和主流媒体对流量的声讨而放弃这种赚钱的套路。 青桔少女跟他相比,那就像是小巫遇见大巫,根本没有任何挣扎的余地。 但杨轻语却不这么看。 她觉得青桔少女走的是和王时行完全不同的两条道路。
王时行虽然在娱乐圈红了这么多年,但他一直走的都是小鲜rou的路,哪怕他现在其实已经30几岁了,但是赚钱的手段还是靠割韭菜,他的绝大部分收入,都来自于那些对他痴心不改的粉丝。 可是青桔少女走的却是老一辈明星们的道路。 那就是靠着路人缘,不断聚集更多的路人粉,利用自己的作品,来吸引新粉丝的加入,同时赚良心钱。 这样的敛财速度当然会比割韭菜更慢一些,而且风险极大,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浪费好多年的时间,甚至还一事无成。 但这样的路线明显比流量明星更踏实,而且口碑更好,不会受到主流媒体和舆论的批判,更不用担心突然某一天就塌房了,然后遭到所有人的唾弃。 两者可以说是两种资本模式的对比,也可以说是传统商业模式和新兴商业模式的两种比拼。 前者就像老的实体工厂,努力靠卖货赚钱,虽然也有破产的风险,但赚的是安心钱,面对的也是更广大的消费者群体。 但后者就像现代的互联网企业,他们在售卖商品之前,会提前做好市场调查,给自己的消费者做一个市场定位,他们的产品,是针对某一部分消费者,而不是广大的消费者群体。 所以他们的商品口碑两极分化十分严重,喜欢的是喜欢的不得了,不喜欢的则视之为阿堵物,连碰一下都觉得会脏了手。 所以流量能赚钱,但很难得到大众的认可,但是老派明星不但能赚钱,在群众当中的口碑也非常不错。 杨轻语自认为青桔少女走的是老派明星的那一条道路,和王时行可以说是毫无交叉,他都不知道王时行靠着他那“几千万”粉丝,怎么能把青桔少女给压垮? 难道又是靠着网暴和舆论那一套,不停给青桔少女泼脏水,然后把她们的名声给搞臭? 可上次的事情已经证明了,想把一个人的名声搞臭并没有那么容易,只要你没有实质的证据,光靠满嘴胡说,老百姓也不是什么都信的。逼得急了,人家一封律师函就能把你送进法庭去,判个诽谤罪都绰绰有余。 这些人还真是莫名其妙,整天不想着怎么做好自己的产品,就想着天天给人家添堵,难道他们以为歌迷买了王时行的专辑,就没钱再买青桔少女的专辑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