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带明末回汉唐_第九十章 那些消失的国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章 那些消失的国粹 (第1/2页)

    “狗叔,你去集结人马,马利带上你的小队在磨盘山山道的出口埋伏,不能让任何出山。”

    破坏浮桥的任务,李嗣兴早就已经交给了朱勇。

    他还专门给朱勇制作了一些大杀器,要想破坏掉浮桥并不是太难的事情。

    而且朱勇早就是已经在上游合适的位置埋伏好了。

    清军绝对挡不住李嗣兴破坏浮桥的方式,或者说他们根本就想不到到。

    “那里,那里,将我们的火炮给搬上去。”吴三桂密切关注着两边明军前进的速度。

    只要卓布泰这个废柴不直接投降的话,那么先到他这里的肯定是东边的那一支明军。

    吴三桂已经知道,东边的这支明军是伪明泰安伯窦名望率领。

    此人是一员勇将,每战皆为李定国之前锋官。

    吴三桂没有小看这个人。因此,他在给高得捷的命令中让对方做出溃退的态势。

    同时不要跟明军脱离接触,始终吊着对方。

    高得捷是一个心思很缜密的将军,他在吴三桂的手下干了多年,知道自家将军的意思。

    于是高得捷让手下一边撤退,一边抵抗。

    虽然速度慢了一些,自己手下的士卒伤亡也会增加。

    但是平西王的计划要是成功了,后路就打通了,到时候他们进退自如,明军的打算也就落空了。

    吴三桂正在指挥自己手下布置战场。

    他知道伏击发动之后,明军为什么节节胜利。

    不是因为明军的战斗力变强了。

    而是因为他们利用地形,总是能够在小范围内集中优势的兵力对清军发动进攻。

    以多打少,再加上以有备攻无备,焉有不胜?

    所以,吴三桂在发现伏击的第一时间就收拢手下,寻找开阔地。

    这样,即使明军进攻他,他也有足够的实力挡住对方。

    现在他要做的就不仅仅是挡住明军的进攻了。

    他要彻底击败东边的这支明军。

    甚至是将西边的明军也打败,彻底在这里结束与明军之间的较量。

    然后,八旗军就可以离开了,他正好可以说降那些散落在各地的明军。

    那时候,他的藩镇势力就算是建立起来了。

    占据云南,掌控贵州、四川,一个属于他吴三桂的西南势力圈就将形成。

    到时候再联合东边的尚可喜与耿精忠。

    三藩相互呼应,在朝中联合汉臣以为内应。

    没准儿还可以跟那些八旗贵族们掰掰手腕。

    这是一张非常大的网。

    不过并不是他吴三桂搞出来,而是洪承畴这个老鬼在暗中设计。

    满洲人当皇帝控制关外、草原,汉人掌控汉地的话语权。

    这是以洪承畴为代表的汉人士大夫勾画出来的美好蓝图。

    如此整个中原就不需要再受到草原和关外的侵扰。

    也就不需要每年花费那么多的钱去经营北方的边关了。

    这些士大夫们觉得他们迎接鞑子入主中原,是一种强强联合,对汉人生存有好处。

    满洲贵族一开始入主中原也是小心翼翼,延续了从皇太极开始拉拢汉人的政策。

    但是等到三藩之乱后,鞑子皇帝加强了中央集权之后,他们就原形毕露了。

    各种文字狱应运而生,篡改历史,推行更加保守的儒家教育。

    禁锢汉人的思想,甚至是奴化他们,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