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〇三章 谶语 (第1/2页)
“殿下,殿下,营地全部都梳理过了,没有问题。”马利回报道。 李嗣兴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他都是一个细心的孩子。 能够为了一个diy作品,关在房间里的几天几夜的孩子,自然是不会粗心的。 李嗣兴爬到营地内的一个瞭望塔上,向西边的江边看去。 怒江边,吴三桂终于登上了东岸。 “呼~”他长呼了一口气。 “阁下可愿意跟随本王,本王定当厚待阁下。”吴三桂对手中拿着竹篙的青衣人说道。 在竹筏上的时候,吴三桂心中确实害怕极了。 竹筏是一艘小竹筏,上面站着十个大汉,吴三桂的战靴上都沾到了水。 当小竹筏在江面上随波逐流的时候,吴三桂也生出一种渺小的感觉。 他不自觉地将自己的一生都回想了一遍。 从随着父亲舅舅在辽东抗击鞑子,到投降清军,攻打大顺军,再到南下进攻南明朝廷。 吴三桂的大半辈子都在打仗中渡过。 他从没有将自己的命运交到别人的手中。 就是投降了清廷之后,他的军队依然是属于他个人的军队。 但是就在刚才,他不得不将自己的命运交到这个青衣人的手中。 吴三桂觉得这个青衣人应该是在学姜太公钓鱼。 可惜他并不是周文王。 “平西王错爱了,再下只渡有缘人,如果平西王要赏的话,那么就赏天下百姓一个太平吧。最后奉劝殿下,不要回营,直接去长沙吧!” 说完,青衣人,摆动竹篙,竹筏向下游漂去。 “潜龙在渊,见龙在田,飞龙在天,亢龙有悔,岁在辛丑,天下大变,真龙归位,湘妃为伴,一飞冲天……” 人渐渐远去,青衣人嘴中的念叨还在不断地传来。 “辛丑年……”吴三桂的嘴中念叨道。 现在顺治十六年,辛丑年就是顺治十八年。 大清朝如日中天,顺治帝正值壮年,能够有什么变故呢? “王爷,此人有古怪,就这么放其走了?”站在吴三桂身旁的郭壮图道。 胡国柱是吴三桂的二女婿,也是一位优秀的将领,为人做事甚为稳重。 三桂的大女婿胡国柱和三女婿夏国相都折在明军的手中呢。此时在他身边只有郭壮图和卫朴。 “不然呢,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莫非咱们要恩将仇报,嫌自己的敌人还不够多吗?”吴三桂没好气地说道。 郭壮图在心中暗道:“你以前都是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现在倒是要做好人了。” 吴三桂已经猜出了对方的身份。道门的人总是喜欢神神秘秘的,回去问一下方光琛就知道了。 “王爷,末将该死,没有守护好浮桥,教王爷和众位兄弟陷入到险境之中。请王爷责罚。”吴之茂跪在地上,头埋得很低,他自知自己犯了大错。 “你怎么将兵马都带过来了。”吴三桂只是扫了一眼就知道吴之茂带到江边的兵力了。 他突然想起青衣人所说的不要回营。 心中顿时一紧。 “末将想着尽快修复浮桥,所以将营内的所有精壮都带来了。” “该不会……”吴之茂解释道。 “应该不至于吧,王爷,渡口就在这里,明军除非提前埋伏在东岸,他们有那么多兵力吗?”一旁的高得捷安慰道。 就连吴三桂自己都觉得自己是有些杞人忧天了。 “王爷,末将这就带人回去查看。” 吴三桂也知道,现在没有时间在这里乱猜。 此时,三十六计走为上。 好不容易逃出生天,现在不走,难道还要等明军过河吗? 在河西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