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四十六章、造反那些事儿 (第2/2页)
勇气,毅力和运气。 从人类出现伊始,就不断的在为生存而抗争着,一开始,是为了活着,再后来,是为了活的更好~ 能出与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的伟人,古往今来,也只有一个~ 而此时,对于平夏城军士来,脑袋再次回到自己脖颈上,就是莫大的幸福。 正因为他们舍生忘死,九死一生过,正因为自己的脑袋失而复得~他们才会对活着更加的珍惜。 没了战事,哪怕只是暂时的,也值得庆祝。 晌午的时候,章敦和童贯意气风发的返京了。 他们迫不及待,因为赵官家,还在等着这个胜利的结果。因为,这次的胜利,是空前的。 光是那六万战马,就足矣激动人心了~ 周侗一个人待在西门庆的大帐里琢磨新学的太极拳的奥妙。 西门庆与章楶等大大的将校,一同簇拥在平夏城门前,为章敦和童贯送校 临行前,童贯骑在马上,眼里带着微笑,不着痕迹的拍了拍自己的胸口。 西门庆瞬间会意,因为在之前,便宜侄子童贯去他的大帐拜别,他将写给李清照的情书交给童贯,亲眼看见他将书信塞进自己的怀中,就是他手拍的那个位置。
二人眼神交流,心照不宣~ 目送着二人在侍卫禁军的簇拥下渐渐远去~平夏城的众将个个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笑意。 因为他们知道,章敦他们回到京师,朝廷很快还会给他们带来好消息~封赏~ 要人没有丝毫的私心,终究是不现实的。 当兵打仗,除了舍身忘死,保家卫国,还有吃粮拿饷,建功立业~ 当然,对于普通百姓来,家里如果孩子多,又没有条件读书识字,那么去当兵,也是不错的选择。 家里有缺兵,官府会减免一定比例的税负,修桥修路,挖河筑堤时,也会少出一份力来。 就算,不心将姓名丢到了边关战场,朝廷或多或少也会给到家中一些银两作为安家费。 即便再少,也大概够给家中剩下的男丁娶上一房媳妇儿,亦或是盖上三间简陋的房租,置上二亩薄田,再或者添几只猪羊。 尽管大宋朝重文轻武,尽管上层的权势永远掌控在那一撮人中,尽管老实本分,以命相搏这条建功立业的路途无比的坎坷和艰辛。 但,所幸那扇足够让底层百姓改变家族命阅大门,并没有关死,关严。 一定程度上,这也依赖于周边那些国度的虎视眈眈,不断滋扰,还有就是大宋立国以来的百余年中,不断发生的农民起义。 来也怪,光是北宋年间,正史中有所记载的农民起义,就有二百七十余次近三百次之多,南宋要少些,但也有二百来次。 平均下来,自打立国,每年都要有两次农民起义发生。数量之多,是任何朝代都不曾有过的,让人瞠目结舌。 如今想来,西门庆一直有些怀疑,会不会是因为重文轻武的风气,让军方的人心生不满,故而借着山高皇帝远的便利,虚报军工,以刷存在感~ 事实上,这种事,历朝历代,都是存在的。甚至有些人为了战功,不惜屠杀无辜百姓,然后有人造反,被平息了。 一屠就是整个村子,朝廷核实起来,也是千难万难,毕竟死无对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