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西门笔记_二百七十八章、大理公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二百七十八章、大理公主? (第2/2页)

被拉去沐浴,蒸那个什么桑拿~

    然后,一顿饭吃饭此时~看西门庆都不够,哪里想的起自己的丫鬟…...

    此时想起,不由紧张了起来。

    “meimei,不必着急,你只需将你下榻之所告知便好,让我弟弟派人去将她一并接来。”

    “是是是,大姐得对,沐姑娘,此间色稍晚,此时我派人去办就是。”

    本来以为这姑娘是个王者,原来是个单纯的青铜。

    “就在~上人间隔壁的,福来客栈!”

    沐紫烟起这事儿,又有些羞涩,这客栈也是她特意挑选的,原因就是因为,它除了环境好,主要还因为它毗邻上人间。

    因为上人间,是西门庆开的~

    西门庆没耽误,立即派杨再兴带着亲兵去福来客栈寻找丫鬟青萝去了,西门庆几人依旧在厅堂饮茶等待。

    然而,杨再兴刚出去一盏茶的功夫,门外值守的亲兵就上来禀报。

    是开封府知府前来求见。

    “开封府尹?他来做甚?大哥,此时,开封府尹是何许人也?”

    西门庆疑惑之下,看向了苏轼。

    如果,整个大宋,满朝文武官职,哪个差事最难干,那就非开封府尹莫属了。

    在北宋的146年间,诞生了了183任开封府尹,任期最长的一年多,最短的仅仅一个多月。

    开封乃是大宋首都,皇亲国戚,权臣巨贾犹如过江之鲫,开封府尹,动不动就得得罪人。

    最关键的,整个开封府,除府尹之外,下头的判官,推官以及数十号官员,绝大多数都是皇亲国戚,官宦子弟,政令通达已然不是易事,可谓是内忧外患,四面楚歌,一般人,还真hold不住。

    “唔…如今权知开封府的是…吕嘉问,字望之,寿州人氏,他还是吕公绰的孙子。

    此人熙宁初年在处置三司条例司做属官,后来调任户部判官。那时他曾支持荆公变法,还曾头吕公弼的书信稿件,被吕氏家族所憎恶,一度称之为“家贼”。

    荆公罢相之后,其被贬至润州知府。去年八月进宝文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

    此人,颇有才干,却心狠手辣,曲意逢迎,不可深交。”

    苏轼几部来到西门庆近前,看了看左右,趴在西门庆耳边轻声叮嘱道。

    “多谢大哥指点,弟懂了!去,让他进来!”

    西门庆听完,脑海中已经对此人有了些印象。

    前世里他来开封旅游,曾经见过一块专门记录开封府历任府尹的石碑。

    这个吕嘉问,被贬谪前后,判若两人,调回京师以后,依附在章惇,蔡卞门下,专门为他们做一些见不得饶脏活。

    滥杀无辜,杀人灭口之后,放火焚烧,毁灭证据。

    直至徽宗朝,赵佶本打算将他一贬到底,适逢蔡京上位,他转而依附在蔡京门下,得以保全。

    他的两个女婿,好友不久之后也成了蔡京的党羽。

    总之,一句话,这老货,不是个好东西。

    想到这些,西门庆心里就有数了。

    “哈哈哈哈哈,唉呀,西门侯爷,几日不见,风采依旧哇~本官深夜相扰,还望侯爷海涵!哎哟,苏老弟也在啊?”

    一阵脚步声传来,一个苍老却中气十足,略微嘶哑的笑声响起,然后就看到一身着官服,戴官帽的瘦高老头儿大步流星的走了进来。

    “哈哈哈哈,打扰不敢当,这整个开封城,都是您的地界。吕大人,您这尊大佛来我这庙,不知有何贵干呐?”

    这老家伙,今晚又没月亮,院里灯光也不甚明亮,你离那么远能看出我什么风采来?

    虚伪!

    心里虽然不待见,但表面功夫还是得做足了。

    “呵呵,吕兄,别来无恙啊!”

    苏轼也是呵呵一笑,抱拳还礼。

    “啊,既如此,侯爷,那本官就直奔主题啦,就在日落之时,有一女子,前来报案,她是大理公主的贴身侍女。

    大理国公主晌午时分,在城外汴河之畔失去了踪迹。

    本府验看过她的文书令牌,确认无误,不敢怠慢。

    即刻将此事报给了章相和赵官家,官家降下旨意,着令本府全力寻找。

    在寻找过程中,偶然听闻侯爷您日间曾在汴河救下一名落水女子,因此,特地亲自前来探访。

    还请侯爷,行个方便呐~”

    吕嘉问跟苏轼一样,先看了看左右,然后来到西门庆面前,趴到他耳边轻声嘀咕道。

    西门庆心想,啥时候都喜欢这么心翼翼的了,又不是啥秘密,自己以后是不是也要戴这种两耳边带着线翅翅的官帽。

    不是太祖皇帝设计这帽子就是为了防止官员窃窃私语么?

    ……

    这老子也不知多久没刷牙了,口臭的要命,偏偏他还拖着自己手臂,想躲都躲不了。

    不过……等等!

    他刚什么……大理国公主?

    难道……是这沐紫烟?

    西门庆心中顿时一机灵,下意识的扭头儿看向屋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