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百二十四章、心比天高,命薄如纸 (第1/2页)
今对大宋来,只不过是普普通通的一。 可对童贯个人来讲,却是个值得惦念一生的大日子,因为,这关系着他后半生的命运。 此行若成,则鹰翔九。 此行若败,则粉身碎骨。 不论成败,皆青史留名。 虽然,大宋朝廷有意腌臜西夏,可该有的礼数却是不能少的。 童贯作为使者,无论官职大,身份贵贱,代表的是大宋的脸面。 因此,朝廷从侍卫马军司给他调派了一百名骑兵一路相随,这些禁军由一位马军都头领队,听候童贯差遣。 毕竟人家西夏送了上万的牛羊马匹,还有不少毛皮,大宋自然也要回礼的。 起来,赵煦还是厚道的,他并没有抓住西门庆不放,听了童贯带回来的西门庆的抱怨,不仅没生气,反而哈哈大笑一番,了句: “看来这西门庆坐不住啦!哈哈哈,还惦记着朕欠他三十万两银子呢!唔,现在是百万两了~哈哈哈!这子,家大业大的,想不到如此家子气!也罢!这次给西夏的回礼,就从朕的国库出吧~” 童贯想到这儿,不禁再次回头看了看身后长长的车队,那一车车的丝绸,茶叶,金银珠宝,按照礼单粗略估计,价值也不下百万。 回礼要多于收礼。 这就是大宋的气魄,这就是礼仪之邦的礼尚往来。 不过,童贯感慨的不是这些回礼的价值。 他感慨的是,自己攀上西门庆这尊大佛,才有了今日的机遇。 同时也无比庆幸,当初西门庆被朝堂排挤免官之时,自己没有因此而疏远。 之前他哪里能够想到,西门庆在官家跟前,如疵宠。 可怜那满朝文武,还在背后取笑西门庆的遭遇,眼睛当真长到腚沟子上了。 只是,就连童贯自己也不清,当时他是碍于苏轼的关系,还是真心想结交西门庆,才专程等候在宫门处,送了一程。 或许,这都是命吧~ 童贯一行出了汴京西行了二十里,便遇到了在慈候多时的十个锦衣卫。 此时的他们,已经换上了锦衣卫制式的军服,头戴白色红缨毡帽,腰间挂着横刀,背后的腰带上,挂着轻弩,马鞍上悬着箭囊和长枪,除此之外,每个人背上还都背着一个一尺见方的木头匣子,不知其中是何物。 这些锦衣卫,有一半都是西门庆曾经的亲兵,跟随西门庆上过西夏战场的。 不少人脸上还带着伤疤,一眼望去,黑衣黑马,一股彪悍的气息扑面而来。 带头的是个姓杨的百户,也是西门庆的亲兵出身,因为功夫好,人机灵,被杨再兴提拔为百户。 “不好!戒备!” 童贯身后的张都头,远远看到这些人,心头一惊,顿时做出手势,让随行的禁军戒备,他自己的手,也下意识按在刀柄上。 童贯注意到他们的动作,正要挥手解释是自己人,对面的杨百户就大笑着打上了招呼。 “哈哈哈哈!老张!许久不见,你怎滴还是如川!怎么,想跟兄弟切磋不成?” “额~啊?老杨!你怎么在这里?吓死我了!我还以为你们是哪里来的强盗呢!兄弟们!家伙事儿收了!自己人!” 张都头一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