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西门笔记_三百二十九章、命轻于鸿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百二十九章、命轻于鸿毛 (第1/2页)

    事实上,耶律洪基很清楚,眼下想要取了西夏梁太后的性命,并不容易。

    无论任何时候,帝王身边的守卫力量都是最严密的,想要行刺,成功率很低很低。

    古往今来被刺成功的帝王,无不是身边的人出了问题。

    其中有大半是自己作的,还有极少数,是敌对者经过数年数十年谋划才得以成功。

    当然,正如耶律洪基对孙子耶律延禧的那般,取梁太后的性命,可有可无。

    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给大辽国那些蠢蠢欲动的强族部落一个讯号。

    他耶律洪基即便老了,也依旧是凶残的雄狮饿狼,如今更是喜怒无常了,任何人敢露出野心的苗头,都会被他的獠牙利爪无情的撕碎,毫不留情,甚至,都不需要任何理由。

    这一日,西夏第一大城,都城兴州,黄土垫道,净水泼街,张灯结彩,处处透着喜庆。

    百姓们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街头上,载歌载舞的西域舞娘随处可见,人群中不断响起叫好之声。

    就连街上的卫兵,甲胄之上都带着红绸。

    新皇登基大典,普同庆。

    童贯一行自进了西夏境内,就有西夏的兵马上前交接,确认身份后,派了两千骑兵一路护送至兴州。

    一路上,不仅没有受到任何刁难,反倒是展露出了让人意外的热情,每到一处军镇城池,都是好吃好喝好招待。

    只不过,三百多饶队伍,时时刻刻都有西夏人跟随。

    是保护,实则监视的成分居多。

    毕竟,两国交战百年,这才刚停战,彼此之间还很难建立足够的信任。

    随着距离兴州越来越近,童贯这一路上,早就已经坚定无比的心,也是忍不住忐忑不安。

    无数次想过,西夏人会不会在半道上将他们给害了。

    会不会在食物里下毒,会不会趁他们晚上睡着,放一把火。

    直到进了兴州城这一刻,他悬在半空的心才算落地。

    好在一路上,有惊无险,平安度过。

    黄色卷发的波斯人,高鼻梁深眼窝,大屁股细腰肢的西域舞娘,各种肤色,各种服饰的各国使团,让他大开眼界,更让他心安。

    但凡梁太后有一点点智力,刘不至于让前来参加大典的任何一个使团出事。

    知道街头上那些成群结队看似寻常百姓的人海中,暗藏着多少军中精锐。

    他们的责任和使命,就是保证在新皇登基大典期间,兴州城内不出现任何的意外。

    这个年代,不似后世那般信息发达,分秒之间消息便可传遍全世界。

    任何消息,都是相当滞后的。

    两国交战之时,经常会出现城池丢了几十座,都城都岌岌可危了,而皇帝和朝堂大臣们还毫不知情的情况。

    也可能一军主帅,都不知道自己麾下兵马具体的位置。

    所以“兵贵神速”这句良言,其实正是古代的现实写照。

    而各国彰显国力,军力,秀肌rou的手段就只有各种大型庆典而已。

    提前很多将国书派发到各国,定一个具体日子,把各国使者叫过来,吃吃喝喝,听听看看,让他们各自回国之后向自己的皇帝汇报所见所闻。

    各国使臣也不傻,他们当然不会将人家想让他们看到的,放在他们眼前的事物景象如实记录。

    他们会更用心的留意入境之后的所见所闻,风土人情,城池街道屋舍,百姓穿着打扮,甚至是吃食,气色状态,店铺的客人多少,路上的马粪牛粪的多少,士兵是否魁梧,盔甲兵器是否坚利等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