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四十二章、鱼熊可兼得 (第2/2页)
。 蔡京的病,并无大碍。 郎中心里清楚的很,何止是无大碍啊,老蔡这老货根本就是装的呀。 可这郎中久居京师,且名声在外,那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这样的事情早已经司空见惯了。 开几副补中益气的药做个样子,睁只眼闭只眼还能平白多出十来两赏钱,何乐而不为呢? 西门家的济世堂和寻常的药铺可不一样,做汤郎中收的赏钱,店里可是分文都不用上缴的,全部落到郎中自己的口袋。 这也是为什么,济世堂短短大半年便能名满下,吸引下名医前来坐镇的原因了。 这也是西门庆的高明之处。 不过,即便是西门庆自己都不曾想到,当初一时心血来潮的善举,竟然会发展到如今这样的规模。 给贫贫苦人家先看病后给钱的商业模式,不光没有赔钱,反而越赚越多。 本来大家都认为西门庆脑袋秀逗了,才做这赔本赚吆喝的买卖,最后吆喝赚了,钱也赚了。 后来西门庆在后世和现在做了个对比总结,发现了其中的奥秘。 后世的经济学家提出过“二八定律”,百分之二十的人掌握着百分之八十的财富。
西门庆经过对大宋了解和研究发展,此时的大宋,是百分之十的人掌握着百分之九十的财富。 呵呵哒…… 现实就是…这百分之十的富人,身子骨远比劳苦大众来的娇贵,也更容易生各种各样的病。 而且,名医都来了济世堂,再加上名声在外,他们看病也就首选济世堂了。 那么,大富大贵之人,如何会心甘情愿的与贫苦百姓用一样的药呢? 西门庆这货看中这一点,特地吩咐,药材细分档次,成色,价格自然也是高低不同。 其实,根本上并没有什么区别,因为西门家从来不用劣质的药材。 只是纯粹满足富贵饶虚荣心罢了。 谁知道,如此一来,生意更加红火,富贵人家带来的收益,竟然可以抹平了贫苦人家赊欠的部分,另外还有盈余。 西门庆很无奈,同时,也心声感慨。 毕竟,有些人光是随手打赏郎中伙计的菜钱,都能够有些贫苦人家看一辈子的病了。 特别是,像蔡京这类“没病找病”的。 给起赏钱来,格外的大方,郎中们想不收都不校 谁都知道,这赏钱里还有一大半是“封口费”。 蔡京这类诈病的官员不在少数,可富家老夫人,当家的女主人,炸病的更多,更频繁。 老夫人诈病是为馏难儿媳,女主人嘛…自然是为馏难三儿四儿,调教丈夫。 对于蔡京父子无端决裂这事儿,也只是再京师权贵圈儿里传扬就两三,便失去了热度。 毕竟在如今这样时局诡谲难测的关头,权贵关心的,只有未来站队的问题啊。 蔡攸对自己的父亲老蔡那是更加佩服了,用五体投地都不足以名状,对老爹的崇拜简直就是普通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决堤,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 “谁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不管未来局势如何,睡坐皇帝,俺们老蔡家总能立于不败之地,我蔡攸亲近端王殿下,父亲躲在暗处择机而动,即便父子二人都选错了,那不是还有叔父蔡汴蔡相爷在么? 即便与父亲政见有所分歧,可毕竟是宗亲,有怎会眼看着老蔡家没落?父亲真乃神人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