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上屋抽梯 (第2/2页)
吧。” 贾诩无奈叹道:“左将军为诩之主人,诩何能为公子谋?” 刘琦道:“先生若是不愿救琦!我的命也固然会不保,就让我死在先生面前。” 言罢掣剑欲自刎。 贾诩连忙劝阻:“万万不要如此,我已有良策。” 刘琦忙拜谢道:“愿即赐教。” 贾诩道:“大公子岂不闻申生、重耳之事?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今黄祖远在江夏,对左将军亲近孙氏甚是不满。公子何不上言要求前往江夏斥责黄祖,实则可以避祸矣。” 刘琦先是拜谢贾诩的教导,又疑惑道:“我若是去了江夏,琦的几名幼弟该如何是好?” 贾诩笑道:“二公子、四公子均是年幼,左将军宅心仁厚,断不会伤害两位公子的。” 刘琦这才恍然大悟,再次拜谢贾诩。叫人来支上梯子,恭敬的送贾诩离开。 第二日,刘琦面见刘备,道:“江夏太守黄祖最近经常辱骂将军,我听到这件事异常的愤怒,还请将军命我去江夏斥责黄祖。” 刘备近日也听闻黄祖的言论,心中有些不满,既然刘琦愿意去斥责黄祖那是最好不过,便应允了此时。 但就在刘琦登船离开襄阳才刚刚过了一天,贾诩就赶来见刘备,惊呼道:“主公,您怎么能放刘琦离开襄阳呢?” 刘备不解其意:“有何不妥?” 贾诩叹道:“您只是暂代荆州牧,名义上荆州的主人还是大公子刘琦啊。刘琦在您的手中就好像曹cao手中的汉帝,袁绍手中的伪帝,都是大义的名分。现在您允许大义名分脱离掌控,万一 刘琦借助黄祖的权势控告于您,您对荆州的统治就不再合法了啊。”
刘备大惊,他只是仁义惯了,向来不会将人往阴暗处去想,一经贾诩提醒这才明白过来。 这时诸葛亮也急匆匆找到刘备:“主公,我听说您放大公子琦离开了襄阳,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刘备只能为诸葛亮讲述刘琦请求前往江夏一事。 诸葛亮也是大惊:“万万不能让刘琦前往江夏。” 贾诩也道:“不错,我刚刚就是在劝说主公要先下手为强。” 刘备微感差异,刚刚贾诩明明只是在诉说此事的紧迫,没说什么下手啊。 不曾想诸葛亮也是点头:“贾军师所言极是,如今之计只能先下手为强了。唉,刘琦乘船顺江而下,这一日夜定是已走了几百里,我们再无机会阻拦住他。贾军师可有何妙策?” 贾诩本来早有定测,但听闻诸葛亮这么询问不由得心中警惕起来。 “唔,我暂时还未想好,不知诸葛军师想怎么做。” 贾诩只是看错了诸葛亮,还以为人人都和他一般心思诡秘。 诸葛亮向来坦荡,直接道:“为今之计,只能让关将军起水军两万顺江而下。一旦刘琦想借黄祖之手分裂荆州,我军就即刻向黄祖开战,决不能给黄祖任何准备的时机。 “同时还请主公调黄忠将军入府议事,如能晓以大义,让黄忠将军也反对黄祖固然是好。若是不能,便只能软禁住黄将军,解除他的兵权,另派人手去接管黄忠率领的大军。 “另外之前我和您说的那件事也要抓紧来办,否则若是黄祖、刘琦真的发起叛乱,荆州上下定会反对将军。” 诸葛亮每说一样刘备就点一次头。 贾诩疑惑道:“诸葛军师为主公谋划了何事?” 诸葛亮笑道:“是关乎主公继承人的大事。” 贾诩心道:难道是打算给刘备找老婆? 刘备这就准备开始下令,命人去请关羽、张飞、黄忠、赵云、魏延、霍峻、陈到诸将前来议事。 贾诩忙将刘备老婆之事放到一旁:“主公且慢,诩其实还有一策。” 刘备大喜:“军师请言。” 贾诩将他的谋划一一道来,刘备和诸葛亮骤然默不作声。 刘备迟疑道:“军师,这么做会不会…” 贾诩突然跪拜刘备:“主公,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如今能掌控荆州的机会就在眼前,您万万不可心软啊。” 刘备却咬牙怒道:“我向来以仁义傍身,断不能行此等腌臜事。” 贾诩却道:“主公,您不会真的以为刘景升是自己病逝的吧?” 刘备神情恍惚,险些栽倒在地:“你说什么?” ———— 三国小知识: 1、上屋抽梯原本是刘琦和诸葛亮,诸葛亮为刘琦出的主意也是前往江夏避祸。 2、刘表历史中死于208年,也就是建安十三年。书中由于贾诩的存在早死了五年。 3、史书记载中刘表有名字的儿子除了老大刘琦、老二刘琮,还有一个儿子名叫刘修。由于刘修的字是季绪,可知他是排名老四。另外刘表还有一个女儿,名字不详,嫁给了王粲的族兄王觊。 7017k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