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赵云的迟疑 (第2/2页)
> 可赵云却道:“主公不可。” 刘备不解:“子龙何出此言?” 赵云道:“黄先生一州之才,应该留下辅佐主公。” 刘备一听就起了爱才之心,但当着张松的面不是招揽黄权的时候,便一只手拉着张松,一只手拉着黄权大笑道:“真没想到在此遇到两位益州的大才。来人,接着奏乐,接着舞,今日定要不醉不归。” 宴会结束,张松、黄权返回驿馆。刘备却和贾诩、庞统、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连夜议事。 赵云道:“主公,曹军实力太强了。我们万不可背弃和曹cao的盟约。” 刘备脸色有点沉:“曹军强在何处?” 赵云将火炮、手榴弹等火器的威力一一道来,虽然他极力表示自己没有夸张,但关羽、张飞还是对此表示怀疑。 赵云只能道:“明日你们可去问一问士仁和回来的那些士兵,我说的没有半点虚言。” 众人都有些信了。 庞统脑子活络:“自古以来利于火的事物就会困于水,曹军火器厉害,但一定会受到水的影响吧?” 赵云点头:“蜀中气候潮湿,若不是那日放晴,曹军也无法发动反击。” 贾诩道:“王厚土师承不明,虽为颍川寒门士族出身,但却懂得天地运行的真理。曹cao得他之助,这才渐渐从官渡战败中缓解过来。火器之流可能也是他搞出来的吧?” 庞统也道:“我参观过位于偃师的大汉新学院,那里确实集中着天下最 顶尖的学者。有这些人和王垕在一起,在战场上拿出一些新式武器完全是可能的。我还司隶时还听到传闻,曹军有一种会飞的武器,但始终没有见到。”
刘备叹息一声:“我们才刚刚打开局面,曹军就再次强大起来。何时才能兴复汉室啊。” 诸葛亮趁机道:“此时眼前就有一个机会,若是主公答应张松出兵进驻益州,便可在益州广收人心,趁机驱逐刘璋,自领益州牧之职。” 赵云立刻反对:“我军和曹军有盟约,若是主公领兵入蜀,定会背弃与曹军的盟约。” 庞统笑道:“盟约就是用来背弃的,否则还签什么?” 贾诩和庞统关系紧张,却也觉得他这句话十分的有道理。 赵云向来不喜这些阴谋诡计,直言道:“主公以仁义定荆州,若是背弃盟约在先,吞并汉室宗亲在后,那主公的仁义又去了哪里?” 刘备沉吟道:“子龙此言有理。所以我是不会吞并同为汉室宗亲的刘璋的。至于派兵入蜀一事,张松之前有言,我代兵入蜀非是和曹军对抗,只是帮助刘璋稳定地方,还是可行的。” “这...” 赵云还是若信若疑。 但刘备以天色太晚为由不愿再议论下去,一切以明日再次和张松的会面再行定论 众人竭尽散去,赵云也无奈的准备返回府邸。 刚一离开州牧府,赵云就想起一人,兴冲冲去找他询问。 原来赵云找寻之人正是黄权。 黄权刚刚和张松谈完,得知张松确实是来代替刘璋找刘备借兵的,心中疑惑稍解。 不得不说刘备确实重视人才,黄权名义上还是俘虏,住的却是驿馆,招待级别也和张松相仿。 赵云和黄权见礼后便迫不及待的询问:“黄先生,蜀中此时真的必须我主前往才能守住吗?” 黄权虽被赵云俘虏,但刚刚和张松的交流中已经了解了蜀中情况,点头道:“蜀中弊弱已久,若是曹cao遣十万大军,配以之前在南郑使用的武器,益州牧定不是对手。” 赵云不由得叹息:“看来为了汉室的大业,只得同意主公带兵前往蜀中了。” 黄权听到赵云这句话猛的好像把握住了什么,但转瞬便又忘记。 两人相互行礼后分开,均抑郁整夜。 次日,刘备再次见到张松和黄权,一口同意带兵前往益州之事。 张松大喜,拉着刘备的手道:“益州有了刘大人,从此就太平了啊。” 黄权看着刘备、张松一副和谐的样子,突然想到了昨晚怎么也想不明白的事情,登时惊出一身的冷汗。 ———— 三国小知识: 1、张松的官职是别驾从事,简称别驾,为州牧或州刺史的副手,所以理论上权利还是很大的。 2、三国中后期有几个很厉害但各种游戏数据很差的人,其中就包括黄权。黄权在曹魏官至车骑将军,是历史上获得开府仪同三司的第一人,死后谥号“景”。 ps:最近在外面参加培训,实在无力写作,手机码字太痛苦了。这个月每天就一章吧,下个月再恢复一天两章,谢谢各位书友。 7017k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