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归途 (第2/2页)
汉中让张鲁统治了十几年,很多人都给自己取名姓张。这个张正就是如此。他早年是司隶人,司隶大乱后流落到汉中,由于认识字便成为张鲁麾下的祭酒。只是他之前一直负责的是汉中周边乡县的税收,管理矿洞这也是第一次。” 王垕仔细回想了一下,发现记忆中似乎没有叫张正的汉末名人。不过汉末纷杂,真正出名的也就那一千多个,有一些被历史埋没的人才也很正常,便点头道:“给他升官,从今日起整个汉中的矿产都归他管理了。” 孙山领命而去。 王垕这才重新从食盒中拿出一颗杏干,递交到司马懿手中:“来,仲达再吃一颗。这是我母亲亲自为我制作的。” 司马懿揉了揉腮帮子,无奈道:“长史大人,我都忙您吃掉三十颗杏干了。这都是您母亲为您准备的,我还是不要再吃了吧?” 王垕“啪”的一声将食盒的盖子打开,露出里面至少千颗杏干:“你不吃我找谁去?” 司马懿无奈:“太守府有太多人能帮助长史大人分担这些杏干?如何必须是我?” 王垕微微一笑:“吃杏干这种事当然谁都可以,但有些事情只能找你。” 司马懿神情一滞,低头不敢看王垕:“长史何出此言?” 王垕面容如常,紧紧的看着司马懿:“你应该很希望能代替我主持汉中事务吧?” 司马懿连忙摇头:“绝无此事。” 我信你个鬼! 王垕歪了下头,看着司马懿的精湛演技不禁赞叹。他拿出一份奏本在司马懿眼前一晃:“ 好吧,既然如此,这封向主公推荐你出任汉中太守的奏本就不发往雒阳了。”
司马懿一把抓住眼前的奏本,但立刻又松开手,向王垕行礼道歉:“长史大人,我失礼了。” 王垕将奏本扔给他:“自己看。” 司马懿咬了咬牙,还是没有忍住诱惑,打开奏本阅读起来。 这果真是一篇王垕向曹cao推荐司马懿主持朝廷在汉中方面工作的奏本。 司马懿不明白王垕为何会推荐他,难道王垕不是一直都在提防他的吗? “多谢长史的推荐。” 不解归不解,司马懿脑子还是清醒的,赶紧向王垕道谢。 王垕嘿嘿一笑,又递过一颗杏干。 司马懿迟疑了一下,没敢再次拒绝,接过杏干放入口中。一股微甜带着十分强烈酸涩的味道在口腔中爆炸开来。 王垕见司马懿痛苦的样子笑了出来,“哈哈,我就看这颗最苦,专门给你找出来的。” 司马懿吐出杏干,喝了好几大口水:“长史如何要为难我?” 王垕看着司马懿的眼睛道:“因为我相信你的才华。但像你这般有才的人遇事情只会认为自己才是对的,殊不知事情有很多种解法,有时看似绕远的方法却才是最妥当的。” 司马懿若有所思,捡起身前的那颗杏干:“长史喂我杏干定是也有这方面的含义吧?” “不,我只是想看你出丑。” 司马懿:“……” 王垕见司马懿脸色来回骤变,又道:“记住,你只是一个连一颗杏干都吃不下的普通人。老老实实去实行你的基建攻蜀的策略,不要想什么奇策之类的事情。如此,我才能放心的返回雒阳。” 司马懿这才明白,赶紧向王垕行礼:“多谢长史大人提携。” 王垕暗暗松了口气,可算给圆回来了。 他将这一大盒杏干都推到司马懿面前:“一日吃一颗,记住我说的话。” 司马懿微微一怔,看了看手中的奏本。 王垕点头:“这只是副本,真正的奏本在你递上基建攻蜀的策略不久便递交上去。正式任命你为汉中太守的诏书这几日就要来了。” 司马懿大喜,他终于能如愿远离雒阳朝堂了,连忙再次向王垕行礼。 王垕见司马懿如此恭敬,还是很不放心,又道:“记住,你只是一个修路的太守,不要轻举妄动。” 司马懿全盘答应,扛着一大盒杏干回去了。 王垕从怀中拿出一封信,平铺在案几之上。 这是郭嘉给写给他的,讲述了最近一段时间司隶各方势力的动向。 王垕看着信件喃喃自语:“我必须回去,再不回去,革/命果实就要被窃取了啊。” ———— 三国小知识: 1、张松身材短小可笑,但他的哥哥张肃却是长得很伟岸,气度威严。 2、汉代已经能开采几十米深的矿产,但通风孔的设计直到宋代才有相关记载。当然,通风孔也可能很早就有了,只是一直不落在书本上,所以根本没有人知道。 ps:今日是培训学习的最后一天,晚上九点才到家,洗漱一下就来码字了。但还是拖到这么晚,实在抱歉。 7017k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