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小心士族 (第2/2页)
的时间王垕又重提此事。 刘协不知所措,便询问尚书令荀彧该如何办。 荀彧回答:“当封曹cao赞拜不名、剑履上殿,以表恩宠。” 刘协没想到荀彧会给出这种答案,不敢应下。 卫尉马腾附和道:“若是陛下不能给出合理的封赏,汉室的威名恐受到损伤啊。” 刘协没有办法只能封曹cao赞拜不名、剑履上殿。 但曹cao却拒绝接受,只是在各种公开场合强调自己为汉臣,当谨守汉臣的规矩。 刘协还道曹cao懂事。 还是他身边近臣宦官穆顺一语道破天机:“曹cao恐怕是觉得陛下的封赏不够高吧。” 刘协如遭雷劈。但转日朝会还是加封曹cao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的权臣“三件套”作为殊荣。 这次曹cao没有推辞,坦然接受。 刘协和拥汉派只道曹cao要到想要的权势,应该会消停了。 谁知才过了一个月,以马腾、郗虑、程昱三人为首,联合夏侯惇、夏侯渊、曹仁等曹氏、夏侯氏高官,郭嘉、董昭、王垕等霸府官员,陈群、满宠、沮授、徐庶、法正、陈矫等朝廷官员,张辽、张郃、徐晃、于禁、乐进等军中实权武将,集体上表,请求朝廷加封曹cao王爵,以示恩宠。 刘协惊惧不已。 谁知到了第二日就连荀彧等名义上的拥汉派中都有很多人共同上表,希望朝廷能加封曹cao王爵。 但这些上表送入雒阳南宫却半点水花都没有。 原来刘协吓的以为曹cao终于要篡汉,竟是整日不吃不喝,生怕食物中有毒。 王垕得知此事,找到徒弟刘康。 刘康入宫见到刘协道:“父亲,我师父说了:‘陛下不应该如此担心,反而应该开心才对
。’” 刘协惊恐道:“这…这是为何?” 刘康道:“我师父说:‘这说明本不应由陛下肩负的重担终于能够放下了。’” 刘协怒道:“你居然还敢转述这种大逆之言。” 刘康嬉笑起来:“为何不可?以前我总担心会死于非命。现在终于不用担心了,因为咱们家终于能像普通人一般生活,这有什么不好呢?” 刘协沉默,让刘康退下。 次日,刘协传出消息,命群臣讨论应该给曹cao上什么王号。 众人讨论不休。有人说曹cao出身豫州,应封韩王。也有人说曹cao征讨凉州有功,当封凉王。 又是王垕上书,称汉中在朝廷手中的,当封曹cao为汉王。 朝野上下皆言汉室尤存,曹cao如何能封汉王。 但曹cao麾下人马众多,都说非汉王不可。 朝廷拥汉派主力荀彧便趁机提议,可封曹cao为汉中王,这才令所有人满意。 汉,建安八年,七月初七,汉帝刘协封曹cao为汉中王,邑三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旒冕、车服、旌旗、礼乐郊祀天地,出入得称警跸,宗庙、祖、腊皆如汉制,国都南郑。 但刘协又以朝廷诸事离不开汉中王为由,请汉中王在雒阳主持朝政。 汉中王曹cao未有任何推辞,直接接受任命,大肆封赏麾下官员,朝廷几乎为之一新。 消息传到邺城,袁绍抚掌笑道:“我是王,阿瞒也是王,妙级,妙级。” 郭图道:“汉室凋敝,曹cao强行称王,内部一定不稳,大王可趁机再次兴兵,定能攻克虎牢,拿下雒阳。” 袁绍摇头,从手边拿起一卷奏本:“不急,友若派人送来一个全新的攻司隶策略,你看一看。” 郭图接过奏本阅读:“这是…原来如此。荀公达谋划厉害,曹cao/死期不远矣。” ———— 益州,梓潼。 刘备如约带大军进驻益州,刚刚才在梓潼安定下来,每日邀请梓潼本地士族宴饮不断,广施恩义,突听闻曹cao位进汉中王,勃然大怒。 恰军师庞统就在刘备身边,劝谏道:“主公只有一州之地,若要成大事,当暂且忍耐,再徐徐图之。” 刘备面露不满,庞统又道:“若是孔明在此,定也会如此规劝主公。” 原来刘备带军进入益州,带了军师贾诩、庞统,将领方面则带了黄忠、魏延、陈到、霍峻、刘封等人。 关羽、张飞、赵云都留手荆州,诸葛亮也留在荆州帮助关羽处理文事。 刘备听庞统如此说便暂且忍耐下来。 但当天夜里,刘备偷偷找到贾诩:“先生,我欲复兴汉室,但汉室的敌人一个个僭越称王。士元劝我应该隐忍,不知先生可有更好的办法?” 自从诸葛亮下山,贾诩便安静了很多,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少了,和刘备的交流也少了,好像失去了刘备的信任一般。 可贾诩知道,刘备一定还会来寻找他的。 此时此刻,贾诩终于等到了机会。他听得刘备的问题,眉头一动,轻轻摇动了一下手中羽扇,微微笑道:“当然,主公附耳听来。” ———— 三国小知识: 历史上曹cao称魏王是多方面考虑。首先冀州人口多,土地好。其次曹cao称王时其政治中心已经转移到北方,他还命人重提九州的思想,称上古时期的冀州面积更大,以此来扩大魏国的国土面积,增强自身的实力。第三,我猜可能冀州距离荆州更远,不容易被关羽攻击吧。 7017k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