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修真农民_正文_第264章种药有奇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正文_第264章种药有奇招 (第2/2页)

持啊!当然扩大规模种植速度神奇。”

    董心怡还是有些半信半疑,这会儿苏倩倩则‘插’话了。她把乡长李冰瑶将唐小川种‘药’致富的事儿写成报告,递‘交’县长,县长审批后,李冰瑶亲自来村贯彻落实,村长郭碧琴也积极配合支持。

    当董心怡真正了解到唐小川种‘药’草被三级政fǔ支持,不由得相信了,连连赞叹:“有了政fǔ支持,小川以后种‘药’草更加大有可为啊!”

    董心怡这会儿迫不及待地要求唐小川带她去扩大的人参、灵芝、铁线草地块看看。

    唐小川点点头,于是带着董心怡、韩婷、赵教授往野外的铁线草地块走来。

    野外,仍然干旱无雨。附近的‘玉’米地都被晒蔫了,干旱减产,高粱也因为干旱结不出高粱米来。整个野外地块干裂,空气中没有一丝风,显得异常炎热。

    还未到铁线草地块,董心怡和韩婷、赵教授都在想:这么干旱,铁线草种在野外,一定会像‘玉’米、高粱那么干枯。即使有抗旱剂,也不一定能够解决问题。

    但让他们没有料到的是,新开垦的铁线草地块,土壤又松又软,不像附近‘玉’米、高粱地的土壤板结干硬。

    因为土壤松软,促使新栽种的铁线草生长。

    唐小川新一代铁线草,全部让郑老虎等兄弟们喷洒了神农抗旱剂,能够有旱抗旱,无旱抗病。加之土壤松软,再一次促使了铁线草加快生长。

    但见新开垦的铁线草地块,铁线草生长的十分旺盛。远看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一阵微风吹来,碧‘波’‘荡’漾。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清香味,董心怡和韩婷、赵教授都闻到了,不由得有些陶醉。

    “太好看了,太好闻了,这新一茬铁线草长势真是出奇的好!丰收在望了!”董心怡对唐小川扩大规模种植的铁线草非常满意。

    韩婷也跟着夸口说:“小川,你这种铁线草的水平越来越高啊!一次又一次让我们董总满意。”

    这会儿赵教授也不由得对唐小川非凡的种植技术刮目相看,同时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小川啊!上次我们深刻领教到你的抗旱剂神奇作用,可这一次我们还是搞不懂。明明这么干旱,土壤板结干硬,可你这铁线草地块土壤怎么又松又软?”

    赵教授这么发问,提醒了董心怡,这会儿他问着唐小川:“小川,你说实话,用的什么机器松土?”

    让赵教授和董心怡不解的是,唐小川回答:“我不是用机器松土。”

    这会儿韩婷猜测:“小川,那你是用人工松土吧?”

    可是唐小川笑道:“我也不用人工松土。”

    唐小川既不用机器松土,又不用人工松土,这究竟用什么方法松土呢?

    董心怡、赵教授、韩婷三人一起看向唐小川。

    唐小川自信一笑:“我用蚯蚓松土。”

    唐小川一出口,董心怡、赵教授、韩婷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小小蚯蚓竟然能够有这么大的作用?

    但接下来的事实让三人心服口服。

    赵教授挖了一小块土壤,发现土壤里有又粗又黑的蚯蚓在蠕动。土壤下面蚯蚓密集,这些蚯蚓松土能力强,是赵教授从来没有看到过的蚯蚓。

    “小川啊!你这蚯蚓真是奇特啊!又粗又大,松土能力强,难怪这铁线草干硬板结的土壤‘弄’得又松又软。”赵教授不由得称赞道。

    董心怡也高度赞誉说:“小川,你这一招可是特别啊!真想不到,你种‘药’草,越来越有能耐了。”

    韩婷也不由得对唐小川投来羡慕的眼神,这个小川,任何种植困难,在他面前不叫困难,总是办法比困难多。

    董心怡看完了扩大种植的铁线草地块,相当满意,这会儿她又提议去看一下扩大种植的人参和灵芝。

    让董心怡更为惊叹的是,新的钢构大棚搭建的十分科学合理,采光向阳,通风保湿,而且采用了现代化的节能灌溉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小清河因为赵三立带队进行治污绿化施工,在清理河‘床’淤泥之后,小清河水位有所上升。刚刚扩大种植的人参和灵芝大棚,有了充足的水源供应,不再受干旱影响。

    新扩建的人参和灵芝,长势十分旺盛,董心怡对这扩大种植的人参和灵芝十分满意。

    “小川啊!你这人参和灵芝,我只看长势,就知道一定会大丰收。”董心怡心满意足地说。

    赵教授则取样了新一茬的人参和灵芝幼苗,进行‘药’效检测,连连高兴地说:“不错不错,这‘药’效越来越好了。现代化的科学种植,让这一茬人参和灵芝增值增收。”

    韩婷也笑着说:“这一下小川种‘药’草,能够更好地满足我们的需求了。”

    本书来自l/33/33045/l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