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提议(上) (第2/2页)
是极尽隆重而盛大的瑞琰抓了离自己最近的笔凝懿则蹒跚着在场地中走了一圈到最后小姑娘傲娇地爬回父汗身边什么也不要这样的结果有些出人意料事后舞惜同舒默说起时还开玩笑地说:“瑞琰之所以抓笔大概是沒有什么意义的只是因为那笔离他最近” 舒默听了深以为然这个儿子的性子极安静这么大点的孩子可以一整天都不哼一声几乎让你感觉不到他的存在而凝懿就不一样了若是沒有人陪在身边说话小姑娘就会非常不开心她会自己去找一个人陪着她“咿咿呀呀” 等到两个孩子渐渐长大舞惜也开始慢慢腾出时间來关注其他的事 关于舞惜从大秦带回來的人舒默是非常满意的尤其是那几个兽医在乌桓这边极受尊敬对于乌桓这样的游牧民族來说人们对于牲畜的重视是非常高的但是那几个儒生明显是比较受排挤的 一般而言百姓的观念还是停留在男孩子骑马狩猎女孩子则学习女红上对于诗书识得几个字足矣若是再贫苦一些的人家甚至女孩子是连字都不需要认识的 这样的情况让舞惜听了满心担忧在她看來一个民族若是沒有自己的化注定是不能长存的虽说历史上无论是哪个朝代都最终会经历灭亡哪怕像是盛唐这样的鼎盛朝代也不过两三百年的国祚可是她总是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将乌桓的历史经营得更长久些否则无论你的军事能力多么的强大也是不能持久的比如元朝
舞惜的担忧在舒默看來也是一件大事舒默自幼受阿妈的影响也深深地认同化的重要性每每和舞惜说起这个事也是语带忧虑 舞惜将这个事放在心上想了好几日觉得这个事上若是想要温和地改变这些根深蒂固的思想那么不知道要等多少年所以她还是觉得可以适当地采取一些强硬的手段 将自己的想法告诉给舒默舒默听后沉吟了片刻方才说:“你是说每一个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必须进私塾” 舞惜点头:“我想了许久若非如此大概沒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題” 舒默摇头:“你有沒有想过进私塾是需要钱的那么大的一笔开销不是每个家都能负担的起” “嗯这也是个问題”舞惜听了沉默了一会突然转过头去问“那么可不可以官办一些学校有朝廷或是各个部落來出钱这样就可以实现所有的孩子都能识字读书的目的了” “朝廷和部落出钱”舒默说“这可是笔不小的开销” 舞惜点头:“是但是只是需要孩子们完成浅显的识字、算术以及道德和礼义廉耻的学习在我看來之所以原來百姓中沒有这个观念也是因为私塾的昂贵不是每个家都能承担得起所以渐渐的人们就看淡了这些但是一旦有朝廷和部落出钱我相信百姓是会改变观念的” “你继续说”舒默有了兴致舞惜在很多问題上的确很有想法 舞惜接着说:“到时候若是有特别优秀的朝廷可以继续培养可以更广泛地进行科举考试就像是大秦那样这样才能更好的为朝廷选贤举能” 舒默点头乌桓也有类似的科举制度只是不像大秦那样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乌桓暂时是实现不了的因为私塾只有少部分部落首领或是尊长家的孩子才能去读所以参与考试的也都是些贵族之后若是如舞惜所说让所有人都有机会去读书那么以后也会有寒门学子成为朝廷重臣 舞惜笑着说:“自古就有‘刑不上大夫’的说话我们还可以采取更多的办法让百姓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读书、考试比如秀才可以免除差徭、见到知县可以不跪、地方不能随意对其用刑等等”顿了顿她说“当然这些只是我自己想的具体的cao作上你还需要和大臣们仔细商议” 听到后面舒默已然抚掌而笑:“舞惜有你在身边真是长生天赐福于我啊” 舞惜的建议后來被广泛采纳舒默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更完善的办法这些政策在乌桓方面得到了百姓的一致拥护很好的执行以致于渐渐的再沒有人会嘲讽乌桓人为蛮子当然这是后话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