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99.成渊:我不要这些女人 (第1/2页)
“俺今日告诉你们,倘若有作jianian犯科之人,如果有人不报君王,还生异心,对百姓不仁,俺都会依律法处置,严惩不贷,绝不轻饶。 洪武年间如何处理贪官,俺这里依然遵照,都给俺记好了。” 习惯了朱棣说话的北平武将没什么意见,但应天的官员就听的耳朵受罪。 他们真想问问朱棣,你都做了皇帝,怎么还是这口土腔调,一口一个俺的,皇上要称朕,还真学你老子称咱啊。 不过朱棣显然和侄子朱允炆不是一个路子,没有文官太多礼制东西,他不喜欢文绉绉说话,而且啰嗦一堆,正事没有。 站在奉天殿上的,没有哪个官员脑子有包,天子怎么可能适应他们,他们得来适应天子说话。 朱棣得知朱允炆把江南赋税降的很低,开口第一个政事,就是恢复洪武年间的税制。 “苏州府,湖州府,松江府……等,废除建文税制,按照洪武税制来收,凡是受兵灾严重,旱灾,水灾的地方,今年免除赋税。 如果丰收年景,土地贫瘠的农户优免赋税,且各地官府必须开放粮,不赈灾,不报灾,借军民之事贪污受贿者,重罪,连坐! 京官六品以上,各地府县都举荐人才,核实过后重用。” 众官员没想到,永乐登基第一天就说了整顿吏治,赋税民政这些事情。 百官有回到洪武朝的感觉,朝中贪污过的官吏觉得脖子凉嗖嗖的要掉。 废除朱允炆的旧政,封新旧官吏平等用,严惩贪污。 接下来便是惩治齐泰黄子澄这伙人。 散朝时,同僚们认识的不认识的都来笑着打招呼,关系似乎十分密切。 不知道的还以为成渊和应天府文官是好友,实际上,成渊跟他们才认识不到一早上。 效果还好。 其实只要不是明目张胆挑衅为难自己,或者没嫉妒心的,成渊还是很乐意结交的。 心思灵活点,展露善意,大多数人是愿意多认识官场朋友的。 因为这样一来,一个刚封国公的家伙,在众人眼里就会无形转化为:这个镇国公是我们朋友,快来看啊,多高端大气上档次。 众人走在宫道上,一路走走聊聊的,一位文官突然问道:“镇国公真是年纪轻轻便如此有为,让本官知道,以前用年纪等升官是多么愚蠢和无趣。” 众官员散发着善意。 杨贤之也走上来,恭敬的对着成渊行礼:“师傅。” 成渊耸耸肩:“你和方孝孺没关系,现在没人会说你是jianian臣。” 随后纪纲匆匆赶来,示意成渊留步。 “镇国公,陛下有请。” 要干活了吗……成渊示意杨贤之安排刘大锤看好某某人,自己跟着纪纲离去。 穿衣打扮一丝不苟的朱棣此刻带着乌纱翼善冠,穿着红色龙袍坐在侧殿。 御书房被烧了,乾清宫还没收拾好,朱棣也没地方去,索性待在乾清宫侧殿。 朱棣指了指旁边的椅子:“有几件事。” “纪纲,你去告诉十二弟,让他安排兵马将皇后和太子他们与道衍大师走水路,护送到应天。” 纪纲点头,随即离去。 等殿内没人,朱棣道:“俺以前住的府邸有暗室,从书房进去,这是钥匙,把大侄子关进去,每日你亲自送饭菜给他,此事不能让其他人知道。” “是。”成渊明白,朱棣不仅把以前斧头帮的那些人还给他,还多给了些侍卫,有一部分是为了守住朱允炆。 “还有,随俺去刑部,俺要亲自看着几个jianian臣处死。”朱棣将奏疏扔到旁边,示意成渊跟自己走。 建文倒台,必然会伴随着忠于他的官员要处置,就像拔出萝带出泥。 这几天,纪纲受朱棣的命令挑选许多新的锦衣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