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千年古刹 (第2/2页)
得很认真,但实际上只听进去一半。 但是就是这一半,已经让丁少阳感到无比惊艳了。叶落这首歌的歌词,实在漂亮。 两段主歌之后,副歌一起。叶落的唱法又有不同,这首歌的原唱,在副歌部分,用得是混声技巧,很轻柔飘渺。 叶落的第一遍副歌,为了层次感,也是用混声,但是这种混声,为了照顾到现场的表现力,他加大了真音的比例。 而副歌的歌词,比主歌歌词还要好,就算脱离了歌曲故事背景,照样可以一字一句地打到所有人的心里。 丁少阳原本心不在叶落的这首歌里,还在纠结典故的事情,但是副歌一起,丁少阳就仿佛被当头棒喝一般。 这种感觉,就像原本万里乌云密布,忽然之间。太阳破开云雾,阳光从云层中喷薄而出! 那种因为内心深处的共鸣而带来的震撼感觉,马上传达到了丁少阳的全身,寒毛根根竖起,眼眶也一下子就红了,眼泪都快掉下来。 听到叶落的这一段副歌。丁少阳心中即感动,又遗憾。 感动的是,这首歌,真是能打到他内心深处。遗憾的是,今晚,其他三位导师,包括自己,在这首歌面前,大势已去。 光从词曲的水准上。今晚的双鬼、陈天华、自己,三首歌都很漂亮,跟叶落的这首歌,都有一战之力,但是作为一个音乐人的境界,却输得太多了。 无论是双鬼的《风沙渡江南》、陈天华的《重霄九》、还是自己的《虞姬饮剑》,在体现中国风的立意上,就是歌曲美妙而又点题。这三首歌在这两方面。都做得非常好,但是。严格意义上来说,又有些流于表面。 但是叶落的这首,却是真正地把流行音乐元素揉碎了,化进中国风格之中,词曲结合之后,给人带来的。不仅仅是听觉上的享受,还有灵魂上的震撼。
只从这一点来说,今晚导师四首歌,就应该以叶落的这首为尊。 在这一刹那间,丁少阳想了很多。思绪也很乱。而舞台上,叶落的第二段主歌,又放出了一个关键的线索。 “千年后,累世情深,还有谁在等。而青史岂能不真,魏书洛阳城。” 听到这句词,丁少阳有些明白过来了。 《魏书》,是一本纪传体史书,说得并不是三国时期的曹魏,而是南北朝时期的北魏王朝。 南北朝时期,洛阳一度掌握在南朝刘宋手中,后来北魏强渡黄河,占领了洛阳,并且迁都于此。 有这么一个历史背景,那么这首歌,造成两人分离,并且苦等不来的凄凉局面的,应该就是战争。 从歌词字面上,丁少阳能够推断的,只能这么多。然后他就开始后悔,为了之后的点评,自己听歌的时候,想法太多了,没好好听这首歌。回头一定要向叶落要一个录音室版本的,回去之后再好好品味品味。 就在叶落的第二段主歌开始唱响的时候,原本对着观众的寺院侧墙逐渐淡化,歌词慢慢地移到了上方。 而就在叶落一墙之隔,一个女子的身影,开始显现出来。 叶落这时候,手扶着门,而这个女子的芊手,也扶着门,两人的手掌,隔门相对。 这是一个宫装丽人,眼神好的观众,已经认出来是谁了。 楚沫儿。 舞台上,这一男一女,穿着一古一今的装扮,隔着一道门,一个深情演唱,一个低头沉默。 而叶落,也唱到这首歌曲的最**部分。 “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 我听闻,你始终一个人。 斑驳的城门,盘踞着老树根。 石板上回荡的是,再等。 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 我听闻,你仍守着孤城。 城郊牧笛声,落在那座野村。 缘份落地生根是,我们。” 清亮唯美的嗓音,配着隽永深沉的歌词,以及婉转动人的曲调,现场的许多观众,都呆呆地站在自己座位前,默默地流眼泪。 观众听一首歌,没丁少阳那么多想法,他们只是欣赏曲调、歌词、唱腔、布景,在这四者结合之后,是不是能感染他们。如果音乐人做到了,那么他们的表现,是很直接的。 有些女观众,甚至已经泣不成声。 叶落的这首歌唱完,舞台步景如潮水一般退去,再次恢复了正常的灯光效果。 叶落和楚沫儿两人的手方才隔着门举了半天,一直没碰上,这下终于可以牵在一起。 两人手牵着手,共同鞠躬谢幕。 而他们面前,整个演播大厅,在音乐结束的一瞬间,就陷入了一种彻底的疯狂! 叫好声、掌声、甚至还有歇斯底里的尖叫声,几乎要把演播大厅的屋顶给掀了!(未完待续。。)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