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一份有趣的资料 (第3/4页)
技术时代发展潮流的“隔夜快递”公司。 联邦速递公司,正式成立! 公司成立以后,弗雷迪积极、努力的争取第一个大客户,寻求与米国联邦储备系统,签订服务合约,为了这一笔业务,他使劲了浑身解数,耗费了无数个夜晚,通宵达旦的进行研究,不知在纽约于华盛顿之间跑了多少个来回,拿出几百小时的时间,与那些官方的人解释、沟通、协调。 在弗雷德看来,自己提供的隔夜传递,可以为对方节省大量的人力、金钱与时间成本,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对方应该根本没有理由拒绝这种服务才对! 他坚信这笔生意极有可能做成,甚至连公司的名字都定为“联邦快递公司”。 在他与联邦储备系统进行谈判、协调的同时,弗雷迪信心十足的向泛美航空公司,购买了两架装有涡轮风扇发动机的达索尔特鹰式飞机。 他信奉哲人柏拉图的那句话:“如果善用财富,则会为人类带来无穷的福祉。” 弗雷德·史密斯个人投资35万米元,并由家庭信托基金为一笔360万米元的银行贷款做了担保,把购得的客机改装成货机以适用于运送包裹。 可是,弗雷德·史密斯做梦也没有想到,几周以后他得到的却是联邦储备系统拒绝接受“隔夜快递”服务的消息。 负责监督联邦储备系统的联邦储备委员会,正式通知联邦快递公司,拒绝联邦快递公司为联邦储备系统提供“隔夜快递”服务的申请。 理由就是,联邦储备系统下属的个别地区的银行,不同意弗雷德·史密斯的这个建议。 长期以来,联邦储备银行系统内部,各地区的银行自立山头,靠多年的苦心经营才形成了各自的势力范围。 用飞机连夜快递银行票据虽然可以为系统节省时间与金钱,但却阻塞了太多人的财源,有许多人就是靠原来的工作流程生存的,如果要采用新的方法传递票据,这些人的既得利益该怎么办? 大卫看着手里的这份手写资料,它的右下角,还有弗雷德·史密斯的署名。。 他XX的。。 弗雷德这是把自己的经历都写下来,开始广泛传阅、向官方吐槽。。要把手伸进这个无数人依赖其生活的。。系统当中! 呵呵~ 翻到下一页~继续看! 弗雷德失败了! 他特地购买的两架飞机被闲置在机库里动弹不得,刚刚建立起来的联邦快递公司和年仅27岁的弗雷德·史密斯,面临着首战失利的沉重打击。 大卫翻看的资料,看到了一张纽约时报报纸上面的剪报。 这篇报道当中,对弗雷德·史密斯是这样描述的:“弗雷德·史密斯在任何艰难险恶的环境面前,都表现出了一种不屈不挠的斗志、杰出的领导能力和超凡的智慧。” “正如联邦快递公司的一个雇员所说的:在联邦快递公司成立后的最初三四年里,它本来会破产五六次,但弗雷德·史密斯不愿放弃,他真是个不屈不挠的人,怀着对前途的无限信心和十足的勇气,他创造了奇迹。” 1972年到1973年初,弗雷德·史密斯投资75000米元组成了由专家、飞行员、技师、广告代理商等组成的高级顾问小组,再次深入地进行市场调查。 通过对市场潜力更深入的可行性分析,他们明显地发现,随着新兴技术的兴起,使米国传统的工业重镇日趋没落,而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正在迅速崛起,成为新兴工商业中心。 往昔那种一次托运就是几百公斤、上千公斤,从这一工业区运行另一工业区的旧的货运传统,正在默默的、慢慢的改变。 而托运的东西是小件包裹,但比以前更讲究时效。 人们托运的东西,小至一个开关,一个橡皮管或是一张设计蓝图。 弗雷德根据再次调查的市场情况重新制定了营业发展计划。 但是这个计划却证明了他的大学老师在他论文中提出的观点:“提供这种服务所需的巨大资金,是任何新创办公司都难以承担的。” 新的营业计划比原来的计划复杂得多,所需资金投入量也很大,首先要有一定数量的运输工具——飞机和汽车,还要在全国建立服务网、开通多条航空线。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弗雷德进行了人生当中最大的一次赌博,毅然决定把自己全部家产850万米刀,孤注一掷地投入联邦快递公司。 之后,他竭尽全力对华尔街那些大银行家、大投资商进行游说。 弗雷德·史密斯对快递公司市场精辟、独到的分析以及他的努力、他的自信、他的非凡的领导能力,特别是他破釜沉舟地把全部家产投在联邦快递公司的勇气和冒险精神,给这些私人投资家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包括万仓保险公司、花旗银行风险资本公司在内的几家大公司,先后向联邦快递公司进行了投资。 很快,他筹集到了9600万米刀的风险投资,创下了米国企业界有史以来,单项投入风险资本的最高纪录。 是弗雷德·史密斯非凡的创业壮举打动了风险投资家们,9600万米元的风险性创业资金的注入,使史密斯更有可能的向自己的目标迈进。 大卫看到这里,开始了一阵阵的牙疼。。 他XX的弗雷德·史密斯的家庭。。只是。。一个普通的富裕家庭吗? 什么样的家庭,能让他27、28就拿出800多万米刀来。。进行创业? FXXX! 他前后翻看着手中的资料,不知道这些。。是不是弗雷格·史密斯找人专门给他写的。。在媒体上的吹捧材料? 这份资料。。完全是创业经历自传形式的、一面倒夸赞与佩服的。。爽文好伐~ 翻到后面的一页,上面的几段话,让大卫来了兴趣。 大多数的创业者都没有足够的资金开创新公司,而必须寻求外来的资金,经常都是先向亲朋好友筹借,然后才找工商协会、银行,以及其他的机构贷款。 大多数高技术创业人,由于风险高,又没有可担保的抵押物,除非新公司的业绩或订单显示出成功的迹象,否则传统的贷款机构是不会提供资金的。 因此,创业家所找的下一个对象大多是风险投资家。 创业家一般是通过朋友或协会,向一家或多家风险性创业投资公司提出经营计划。 如果一项经营计划看来可行性很高,风险投资公司就会约谈创业班底,同时经由非正式的情报网,多方打听有关那位创业家和创新发明的资料。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