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六章 会议开始与意外 (第2/4页)
材非常挺拔、健壮~ 如果不是格蕾丝的介绍,大卫很难想象,老沃顿已经是快60岁的人了。。 “最右边的是。。理查·库里德!” “没错!” “还有他们三人对面的那位~他叫兰普·德雷斯克,是加州财团旧金山地区德雷斯克家族的掌权人~也是希尔顿酒店集团的大股东之一!” “这次的会议,能安排在这里举办,德雷斯克家族可以算是出力最大了~” 大卫听着格蕾丝的介绍,把这人的名字记在笔记本上,标记一个重点符号。。 随后他的眉头微微皱起来:“你刚才说了。。希尔顿集团?” “是啊~” “他们家。。现在发展得怎么样?” “唔~应该。。还不错吧~起没怎么关注过。” “不过,现在的希尔顿家族掌权人是巴伦·希尔顿,同时他也是希尔顿酒店集团的CEO~” “巴伦。。这人很不错,是一个勤奋且精明的人~” “哦。。” 大卫转着眼珠,把这个巴伦·希尔顿的名字记下来。。 格蕾丝不太明白大卫为什么会突然转了话题,问起了。。希尔顿? 不过此时,会场内主席台的方向,传来了一阵声音。。吸引了会场内所有人的注意力~ 是会场的工作人员,把音箱打开了~ 站在会议厅门口的那群人,都笑着跟随工作人员,上了主席台,开始按照排序坐下来。。 场内几乎坐满的人们,开始慢慢安静下来。。 这次会议,正式的开始了! 最先从座位上站起来的富国银行CEO理查·库里德,向台下微微躬身行礼,走到主席台旁边一个独立演讲台后面站定,在话筒前道。 “感谢各位,能够在今天来到这里参加。。。” 他的一段官方客套话、致辞,引得会场内的众人一阵面带微笑的掌声。。 大卫手上鼓掌,左右看了看,歪头低声对格蕾丝道:“帕纳里斯和贾尔斯、莱斯利他们呢?” “他们都在前面!” “你看,在那里!” 大卫顺着格蕾丝手指的方向望去,帕纳里斯和贾尔斯、莱斯利,都坐在第四排~ 他们周围,大卫想来应该都是一些大家族的嫡系子孙了吧? 台上~ 理查·库里德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之后,笑着挥挥手,场内重新回复了安静~ “我们今天这次会议,是一个闭门会议~所以,我没有准备在上电视节目时,才需要的那种演讲稿~” “呵呵~” “哈哈哈~” 台下,人们很配合的传来一阵笑声。。 他们都Get到了理查·库里德的包袱。。 现在的这个时间段,正是国会议员每四年一次的中期选举阶段~ 前两天,有两位议员,为了给自己拉选票,跑到一档电视节目上,开起了辩论会。。 结果。。其中的一位议员被讽刺:“你如果没有了手里那份事先准备好的演讲稿,就是一个只会种玉米的农民~何谈去为选民们谋得利益?” 被讽刺的那位,当场就满脸通红。。眼睛瞪得溜圆。。一时竟没有出言反驳。。 之后,这一言论,经电视节目播出之后,成了米国主流社会人们口中最热的一个欢乐梗~ 也就是现在,还没有“社死”这个新鲜名词的诞生~ 如果有的话。。那位被讽刺得说不出话的议员,一定会被钉在“社死”耻辱柱上~ 理查·库里德等到笑声渐稀,微笑的接着道:“因此,我今天用我自己的话,来说说我对于今天这次会议的一些看法~” “60年代,米国国内的通胀率开始显著上升~” “而银行业,因受限于1933年《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中,Q条例对银行等储蓄机构有存款利率的诸多限制,导致其对于储户的吸引力大幅下降,存款市场份额大幅流失至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导致了金融脱媒现象出现。” “彼时,政府为维持金融市场的正常发展,开始进行了一系列针对利率的管制放松改革,想要以此利率市场化改革,释放银行等储蓄机构的活力。” “1970年,政府颁布将10万米元以上,三个月以内的短期存款市场化,放松对10万米元以上,90天以内的大额存单的利率管制~” “1971年,关于金融机构和金融管制,总统委员会,建议取消Q条例对储蓄、以及定期存款的利率限制。” “1973年,取消所有大额存单的利率上限,及1000万米元以上、5年以上定期存款利率上限。” “今年,1978年,政府又颁布了6个月定期存单利率上限可浮动,不受支票账户不付利息的限制。” 理查·库里德略微顿了一下,给台下的人们留了十几秒消化的时间,略微降低了语速,继续道:“从这些政府颁布的最新政策来看,为了缓解利率放开后的倒挂困境,我猜测,政府会把监管力度继续放松!” “至于我这个猜测的原因嘛。。具体有以下几点!” “在利率逐步改革、放开后,银行业内同业竞争会更加激烈,大家只能提高存款利率来吸引足够多的储户,这就会造成短期资金成本上升,资产负债利率不匹配的问题!” “再有,以提供长期贷款为主的银行,在利率市场变化中,会让固定利率抵押贷款,面临亏损的困境~” “大家都知道,存贷比例与利率问题,一直都是我们银行业最关心的两个重点!” 。。。 (此处省略1500字) 十几分钟后。 理查·库里德做了一番总结性的发言。 “所以,我认为在政府逐步放开对于利率的监管之后,商业贷款、房产抵押贷款、个人信用贷款,信用卡等等,将会是未来银行业利润的几个主要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